进入3月以来,随着煤矿安全检查的不断升级,多家煤矿被责令停产,这不仅加剧了煤炭供不应求的局面,也使得煤价出现超预期上涨。 我们都知道,煤炭是农资化肥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尤其是尿素。国内70%以上的尿素以煤为原料。不仅如此,煤炭还是化肥的生产燃料,因此煤价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尿素的生产成本。 数据显示,目前无烟煤到化肥厂价985元(吨价,下同)左右,同比上涨33.11%,比2月上涨8.24%;烟煤到厂价690元,同比上涨84.05%。 
那么此番煤价的超预期上涨,是否意味着接下来尿素也将迎来一波上涨行情?不过尿素终究改变不了低价运行的命运,尽管煤炭涨了······ 首先:煤价上扬对尿素价格的拉涨作用不大 煤价后期可能下跌。不少市场人士认为,4月份后南方将进入多雨季节,水电发电量将大幅上升,火电发电量减少,煤炭需求将下降; 目前的尿素价格大大高于去年同期,企业盈利较大,尽管煤价上涨,但企业能自我消化; 除此之外,贵州、内蒙古、新疆等地不少前期停车的煤头化肥企业正在恢复开车。 
其次:国际肥价拉低国内 国际化肥价格不断走低,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印度3月17日发布尿素招标公告,3月24日公布询价结果,最低价为到岸价222美元,仅相当于中国尿素到港价1420元左右。目前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出厂报价多在1590~1620元,中国尿素中标量不会太多。 在国际化肥低价面前,化肥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出口形势不好,势必造成国内供应过剩局面加剧,且国际低价将波及国内。 
最重要还是市场低迷,内需疲软 尽管现在是春耕用肥旺季,但市场并未呈现旺销局面。根本原因还是农产品价格低,不仅粮食价格低,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价格也不高,种植者的用肥积极性不高。 下载农稼汇APP,了解更多农业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