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2017年 1月-4月11日猪价走势 正如图1所示,春节后猪价迅速下跌,从18元的位置一直下跌到15.5元/公斤的位置,一直在3月中旬之后才止跌回调(如图中黑色箭头所示)。但是上涨的过程缓慢且艰辛,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猪价再次下调。以至于在清明前夕,很多猪友在猪易通讨论,清明期间很可能是猪场与屠宰场的一场生死大战。然而事实是,清明期间猪部分北方地区微涨,南方普遍稳定(如图中红色箭头所示),猪价清明期间维持在15.7元的水平。清明过去,猪价再次展开下降,一直到今天,猪价已经下调至15.55元,相比清明期间下调了0.1元(如图1最右的蓝色箭头所示)。 对于当下的生猪市场表面看起来是节后的弱势震荡,但是仔细推敲,却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可以说,当下的猪价相当诡异!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我们看清明期间猪价的走势。 表1 4月份以来不同省份猪价涨跌 
可以看出,4月1日到4月6日期间,全国部分地区价格出现了上涨,大多数集中在北方。 第一个诡异的地方北方地区猪价上涨,是不是清明期间需求上来了? 
图2 4月6日与4月1日相比不同省份批发市场白条猪的涨跌 备注:基本一个地区是2个批发市场,可能出现价格浮动过大的情况 我们来看清明期间全国批发市场的白条肉价格变动,可以看出,清明期间,大多数地区白条肉的价格是不同程度的下降。从需求上来看,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 

图3以上为山东、河南、四川这三个地区屠宰场生猪收购量 可以看出,屠宰场从3月份开始收猪积极性增加,但是进入4月份之后,屠宰场量与3月份仍旧相同,并没有大幅收猪。 那么问题来了,在需求平稳,屠宰场收猪稳定的背景下,猪价为什么会出现上涨? 那么解释的原因很可能来自于猪场的压栏,特别是北方。但是就东北、山东、河南这些地区的生猪供求来说,很明显当下是处于供应大于需求的阶段。特别是东北,向来都是作为屠宰场压价的开端,但是如今,竟然一反常态,实在令人费解。 第二个诡异的地方 从表1中可以看出,清明期间上涨的红色大部分出现在北方,南方则以保持平稳为主。出现这种局面,难道是因为南北猪价差距较大,北猪南运,导致南方猪价难以上涨? 但是据静书对东北、山东、河南这三个地区的了解,清明期间这些地区并没有出现大量生猪南运的情况。 特别是南方猪场还在不同程度的拆迁,生猪供应远没有北方宽松,那么为何南方4月份之后的表现还不如北方?正如表1中所示,这两天是南方在连跌,而东北却持平。 所有的这些迹象在数据上解释不通的时候,静书认为更多是人为的操控,而拥有猪价最大主导权的一定是屠宰企业。就北方屠宰企业的布局来看,双汇、金锣、雨润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 此番诡异猪价的背后酝酿着什么? 或许是五一。 很多人看好五一节前的猪价,认为很可能出现一波上涨,原因就是节前消费会增长。对于这种观点,只能说是比较天真。 
图4 2012-2016年4月6日-5月25日猪价走势 备注:2016年猪价参考右侧刻度值 之所以放出这张图,并不是说要猜今年五一前猪价上涨的概率,而是我们可以从其中得到一些启示。 可以看出,2012-2016年这五年中,五一节前出现上涨的就只有2015年、2016年这两年,而其他的三年都是下降的。这一点就可以推翻五一节前猪肉消费上涨,会拉动猪价上涨的节日规律。 决定猪价是否上涨的,是当时的生猪供求关系。2015年、2016年这两年的五一假期,当时国内明显处于生猪供应存在缺口的时候,因此价格自然也是上涨的。而2012年、2013年、2014年这三年处于生猪供应增长,并且过剩的阶段,因此即使是节日来临,猪价仍旧难以上行。 那么,我们再回归到今年的五一,猪价走势会如何?同样是要看供求关系。 
图5 参考为出栏量变化 可以看出,在元旦期间、2月中旬-3月中旬为生猪出栏的高峰,元旦期间由于需求大,所以出栏高峰得以对冲,猪价上涨到18元。而2月中旬到3月中旬,全国迎来出栏高峰,屠宰场压价逼量成功。 从图3屠宰场收购量也可以看出,2月份收购量很少,但是2月份狠命压价,价格下来之后,3月份收购量开始增长。 3月中旬到清明期间,出栏量下降,也成为支撑3月中旬猪价回调的支撑。但是从图最右的黑色箭头可以看出,出栏量已经出现了增长的势头,也就是说五一前,还会出现一波出栏高峰。 再结合上前文中我们所提到的几点诡异的地方,屠宰场很可能在五一期间再次疯狂压价。若正好踏对了出栏高峰的点,那么猪价很可能再次出现大跌。(猪e网) 学习养殖技术,了解养殖行情,咨询养殖问题 ,欢迎关注“中国养殖业联盟”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zgyzy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