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上市农业公司陆续发布17年一季报,《农经》小编将各证券机构对几家重点上市农业公司一季研报进行了整理,供参考。 温氏股份:受累畜禽价格下跌,一季度业绩下滑 4月16日,公司发布一季报,期间实现营收128.03亿,同减4.86%;归母净利润14.73亿,同减52.36%,业绩下降主要受鸡价和猪价影响。 生猪价格季节性下跌,看好后期猪价反转 2017年一季度公司销售商品肉猪427.51万头,同比增长4.04%。由于育种技术不断进步,商品肉猪生产性能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肉猪均重达118.5公斤/头,同比增加5.8公斤/头。但是受季节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公司生猪出栏均价下滑至16.76元/kg,同比减少7.7%。综上因素,公司一季度商品肉猪实现收入88.48亿元,同比增长1%。虽然公司一季度业绩下滑,但是我们看好后期猪价,预计生猪价格将在二季度开始上升,三季度有望冲高超预期,届时叠加生猪产能释放,公司业绩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受累H7N9事件影响,肉鸡板块业绩下滑 2017年一季度公司销售商品肉鸡2.02亿只,同比增长17.32%;但受到去冬今春人感染H7N9病例事件的影响,政府对活禽交易市场的管制日趋严格,活禽流通渠道受限,销售价格超预期下跌,公司养鸡业务业绩大幅下滑。2017年一季度,公司商品肉鸡销售均价同比下跌32.84%,商品肉鸡收入同比下降21.69%。我们认为H7N9对公司业绩只会造成阶段性影响,目前鸡价已经触底反弹,行业回暖将带动业绩逐渐回升。 发展生鲜和金融板块,平抑周期 尽管公司在成本和规模方面有巨大的优势,但养殖利润还是受制于生猪和肉鸡价格波动。目前公司正大力加强食品加工产业和金融板块的布局,维持业绩的稳定增长,估值将逐步走高。2017年一季度公司获得投资收益1.31亿元,同比增长1398%。目前公司拥有60家左右生鲜店,单店平均利润约30万,预计2017年至少将实现门店数量的翻倍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17/18/19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95/112/126亿元,对应EPS为2.20/2.59/2.74元,给予17年20-22倍PE,得出目标价44.0-48.4元,较现价具有38%-52%的上涨空间,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来源:招商证券) 大北农:饲料主营增速稳,全产业链潜力足 大北农披露2017年一季报,公司2017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68亿元,同比增长20.9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39.77%;扣非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32.32%;EPS0.05。 饲料销量明显恢复,贡献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2017Q1实现营业收入39.68亿元,同比增长20.9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39.77%。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调整饲料产品结构,扩大优势产品前端料占比,公司在华北地区一季度高端料增长超过20%。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筑底,生猪存栏受益于规模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的提升以及PSY的提高,回升态势已逐步显现。公司作为高端料占比较大的龙头企业,有望首先受益于行业景气行情,2017年饲料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具有很强的确定性。 三项费用占比下降,金融服务助力运营提效。 2017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36、1.44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公司产品直销比例的提高和规模用户占比的增长,16年公司直销占比达到40%,2017年有望继续增长至60%。公司金融服务发展增速快,以小额贷款、担保模式替代传统赊销模式,有利于未来提升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运营效率。 进军生猪育种领域,全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 公司于2017年3月收购美国华多,正式进军生猪育种领域。此次收购一方面巩固了公司的技术内核;另一方面,通畅的引种渠道将会助力“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的扩张,先进美系种猪产品的加入也会为猪交所的顺利运营再添助力。2017年以来,公司先后在四川省阆中市、贵州六枝特区、新疆奇台农场、武汉安陆和天津等地布局扩张生猪养殖产能,并设立多个农牧食品公司,总投资额超20亿元。公司上游把控生猪种源,中游以“公司+农户”模式扩展养殖产能,下游延伸食品加工,预计2017年生猪出栏达到80万头,逐步完善的生猪全产业链有助于促进公司利润多点增长,奠定了公司成长为未来农业大公司的良好基础。 盈利预测与估值: 饲料行业景气加速提升,预计二季度公司饲料产品销量还将加速,2017H1净利润有望实现50%以上的同比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的运营能力的提升以及全产业链带来的业绩增厚。我们预计公司17-19年营收分别为198亿、237亿和2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5%、19.40%和20.96%,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4.5亿元和17.7亿元。预计2017、2018、2019EPS分别为0.27、0.34、0.41,对应PE分别为24/19/16倍。17年目标价8.10元,对应30倍PE,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来源: 东兴证券) 正邦科技:三轨并行强化育肥,下半年量增迅猛 公司4月17日,公司发布2017年一季报,Q1实现营收46.22亿,同增15.25%;归母公司净利润1.23亿,同减45.88%。公司预计2017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6-3.3亿,同减57.36%-45.87%,收入增加、利润减少的原因在于猪价下跌和育肥比例大幅上升。 开拓“公司+家庭农场”,三轨并行加大育肥量 公司产业链重心由仔猪移至育肥,Q1生猪销售量为45.47万头,我们估计仔猪占比大幅下降至10%,商品猪占比大幅提升至90%。公司拥有“饲料+仔猪+兽药”的完整产业布局,将在繁殖场模式(卖仔猪、种猪)和自繁自养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公司+家庭农场”模式以快速提高育肥的产能。 技改将在年中完成,下半年迎来量价齐升 17年Q1,公司产能扩建速度明显加快,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比大增121%,较年初增加29.25%,为下半年的出栏量井喷埋下伏笔。以母猪3000元/头计算,公司目前存栏母猪约20万头,以PSY=20计算,可支撑400万头以上的出栏量。2016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大量猪舍进行技改,将育肥场改扩建为繁殖场,对短期出栏量形成一定影响。技改或将于2017年年中完成,下半年出栏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H1、H2分别出栏100、250万头,全年350万头。我们判断猪价将于二季度末迎来向上的拐点,届时量价齐升,业绩弹性巨大。 产业链配套,协同效应逐步体现 随着养殖量的快速增长,公司对下游养殖的把控力逐渐增强,饲料销量和毛利率将有更好的表现,产业链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17/18/19年出栏量为350/430/550万头,饲料销量为600/680/760万吨,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13.19/14.70/15.35亿,对应EPS为0.58/0.64/0.67元,给予17年12-15倍PE,得出目标价7.80-9.75元,较现价具有42%-78%上涨空间,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来源:招商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