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鸟|只做原创 原创平台,总有一点事,可以令你兴趣盎然 十多年前,考上大学到城里读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户口迁走还是继续留下。当时的想法,我他妈终于离开农村了,终于不要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一和我一样,包括那一年,及之前与以后的好几年,考上大学把户口迁移到城里去,都是很多农村学生的希望。但我从没想过,即使这户口迁移到城里去,其实是挂在人才市场里去,未来会又能给未来带来声明改变呢? 但这未必不过是一点心理优越感罢了。这是我自私的想法。对于出身于农村的我来说,户口迁移到城里去,某种程度看,我就是城里人了。好处是在毕业几年后买房时候才知道的。比如买房的时候,可以动用城市的户口,相对而言比农村户口好上那么一点点。  二离开农村两三年后,身边的高中同学说,现在农村户口值钱了。值钱的确切含义我倒是忘了,但人类逐利的心情也提醒我,当年激动之时,却没有想到几年后,我也会为了户口已经迁移到城里去而稍微感到一点点后悔。 我没有确切去了解过一个农村户口所存在的意义,至少在那时是这样的心情。但无可置疑的是,不再拥有农村户口的我,显而易见的一问题是,我少年时代曾与我生死相恋的一亩三分地,从我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的那一年,就再也和我没有任何瓜葛了。 三想到这些,我甚至感到悲伤。曾经作为中国老百姓衣食住行,不可或缺的土地,却在我二十几岁那一年,终结于我当年的小盘算里,再也不会存在了。 当年是为了一点心里的优越感,我迫不及待地将身份,转为城市,作为跳出龙门的印证,但不过数年,后悔的种子又在我心里萌芽。  四后悔不是因为如今的土地,真像别人说的那样,会有什么样的利益纷沓而来,使我不再拥有。而是,曾明明白白属于我的那一块一亩三分地,从我的名下剔除以后,多年以后,我会以什么样的身份,才能接近它? 土地没有了,甚至宅基地也没有了。往远了看,甚至等到数十年以后,当我老了,以我出生于农村的出身,我未必不想在自己死后,我真的希望还能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葬在自己的土地里,回到父母的身边去。 但土地又在哪里呢?没有了。 五记忆中,九十年初村里曾动过一次土地,按人头重新划分。我家只有母亲、哥哥,和我有权获得土地,每人平均一亩几分地,合计起来不过五亩多地而已。 当时的土地政策是三十年不动地,动过这一次,第二次动地只有等三十年后。九几年,家里粮食不够吃,每年都要问邻居借麦子,第二年再拿新麦子还他们。到了九十年代末,年成好一点,终于不再为一口粮食而顿顿愁。  六转眼到了千年,千年又过去十年后,去年听说村里要重新测量土地,当时在外地,村里的主任打电话来,要求提供相关的证件。一问,土地其实早已和我们没有关系了。哥哥的在好多年前,甚至比我更早,也因为读书迁到城里去了。随着妹妹的出嫁,现在家里唯一的几块田地,土地被移到母亲名下。 其实,关于土地,村里又很多已经迁出户口的人,都有和我一样的心情。村里似乎也了解这些人的心情,给出的说法是,土地挂在老人名下,等到老人百年不在了,自然会转移到儿女名下,所以不必担心。 七这个如此牵强的说法,使我感到一丝欣慰。但其实我们都明白,无论是从法理还是现实,土地永远都不可能再回归到我们名下。土地再也回不来的伤悲,并不是土地的利益使我再也得不到,而是我知道,还有更多像我一样的出身于农村的80年代,这一批人,一旦离开农村,离开生身之地,就永远再也不可能回去了。 哪怕多年以后,不论死在哪里,死在何方,都不可能再回到老一代人的身边,化身为落叶,在土地里找到归途。父母在,我尚有归处,一旦父母归去,即使我再回去故乡,回去以前的土地看一看,也不过是个过客而已了。  八我曾生活过、奔跑过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段路,都不在与我有任何干系。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就像一阵风,就像一个路人。认识我的人,逐渐都老去,我认识的人越来越少,直到天地万物都不再熟悉。 当失去的土地再也拿不回来,心里免不得兵荒马乱,心头免不得战战兢兢。土地无非是梦里的归途,故乡无非是父母的襁褓,我像一个婴儿,躺在父母怀里,喃喃自语,眼里噙满了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