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猪价不断下跌,进入4月后更是加速下跌,全国范围内都在下降,据部分猪贩子透露,现在这个时节都不敢怎么收猪,要么就使劲压价收,因为肥猪一天一个价,今天就比昨天低,今天的价格收猪,明天送到屠宰场去,就有可能亏本。 
各方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一直在降低,加上不断的拆迁禁养,存栏数量继续降低,按照往年规律应该会造成猪价上涨或者稳定才对,但事实却让人看不懂猜不透。 目前全国外三平均价格在14.7元/公斤左右,还在震荡中下降,作为全国猪价涨跌的“风向标”,东北三省有跌破14元/公斤的风险,与南方地区的价格区间拉大,北猪南运有可能拉动南方地区猪价降低。下图为来自农博网近半年猪价变化 趋势 
关于肥猪出栏量,目前市场上没有精准的统计数据,但据屠宰场方面反馈的数据,超重肥猪数量多,前段时间温氏也上调了肥猪出栏体重,可以看出整个养猪行业利润在变低,养殖户不得不通过压栏增重的方式来保持收益。 
个人认为今年的猪价下跌是消费习惯的改变造成的,某些消费行为或者未知猪肉替代品开始出现,让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量降低,当然这些原因只是臆测,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说明。 在生市场调研中发现一个现象,消费者对普通猪肉的需求量减少,但是对于安全猪肉、特色猪肉采购量提高了,餐馆对于生态猪肉、放养猪肉、土猪肉的消费增加;可见猪肉消费能力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环保问题引起生猪养殖连锁反应,食品安全、健康饮食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将会推动猪肉消费能力改变,网易味央猪肉、一号土猪和各类生态放养猪肉市场不断扩大就是最好的说明。 
高档猪肉和安全猪肉在不断抢占市场,普通的同质化猪肉消费必定减少,这类集约化养殖场流程化养殖出来的肉猪竞争力在缩小,养殖户又到了需要转变养殖思维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