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5月7日,海安农场天鹅村3组菜农卢德友望着田里丰收的包心菜,一点也开心不起来。他分三批套种了8亩地包心菜,4月底首批成熟上市每斤就卖5分钱。目前每斤跌到3分都没有人要了。 眼看套种的南瓜长势良好,卢德友只好把辛辛劳苦种的包心菜陆续在田头砍碎。由于春季蔬菜品种多,大量反季节蔬菜上市,大批包心菜滞销。 
天鹅村是个传统的蔬菜专业村,2000亩地常年以种植包心菜、大白菜为主,菜农亏损严重。 城里不少人去超市买菜的时候,抱怨超市的菜价太贵了,都快吃不起了。可是,在很多农村,不少蔬菜都是烂在地里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是蔬菜运输的要求十分高。其次,要是菜农们要进城市里面去买卖菜,不可能是每天都有时间进城的。虽然说现在大部分城市里面都已经设立好了专门的蔬菜批发市场和便秘的服务店,但是摊位的费用和卫生费用,对于农民来说确实很难接受下来。 
另外,农民在销售蔬菜的过程中,渠道十分单一。若是农民种植了太多的蔬菜,却又不能够直接入驻到超市里面,就只能够卖给菜贩。而其中最大的利润就是被中间商赚了。同时,农民在种菜的过程中往往十分爱跟风,若是某种蔬菜的行情比较好,等到来年的时候势必会有大量的菜农疯狂进行种植。这样会造成市场饱和,蔬菜的价格也会自然的往下跌。从而令农民自己降低身份,令菜品滞销或者白白的烂掉。 
让我们看看网友们是怎么总结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