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是什么在“吞噬”农村净土?你吃的是被污染的庄稼吗?
2017-05-08   来源:昆明农批网  作者:manmee   字体:【 】  浏览:108次   评论: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经济发展了,但环境却污染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镉大米”、“毒蔬菜”、“铅污染”等挑动了全社会的敏感神经。从根源上来讲,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离不开土壤、水源和空气。而土壤污染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绝大部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最终都会回归土壤,当空气和水污染不断加重,耕地污染则以更深的程度在扩大。

是什么在“吞噬”农村净土?你吃的是被污染的庄稼吗?

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11年,时任环保部部长的周生贤就曾公开表示,中国受污染耕地约有1.5亿亩,而环保部2013年发行的《土壤污染与人体健康》称,全国仅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就达3亿亩。2014年,相关部门公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5000万亩耕地已经受到中、重度污染而“不宜耕种”,这个面积,相当于两个北京。

中国农村耕地污染正拉响警报。一方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令人堪忧。另一方面,来自农业本身的污染也相当惊人: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也加剧了土壤和水体污染的风险。

是什么在“吞噬”农村净土?你吃的是被污染的庄稼吗?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要、粮食安全之基、农民立命之本。近日,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京揭牌,标志着我国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据了解,多年来,我国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呈双增长态势。据统计,从1979年至2013年,我国化肥使用量由1086万吨增加到5912万吨。2012年到2014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年均使用量31.1万吨。农业资源超强度开发,农田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

是什么在“吞噬”农村净土?你吃的是被污染的庄稼吗?

那么我国耕地情况目前究竟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耕地退化日益严重

东北黑土地退化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拥有耕地面积约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6%,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生产约225亿-250亿kg的商品粮。以弯月状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两省的黑土地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地,总面积为一千万公顷,目前已开垦出耕地七百多万公顷,其粮食产量占两省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是什么在“吞噬”农村净土?你吃的是被污染的庄稼吗?

这里的黑土层厚度为三十至一百厘米,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但近年来东北黑土地,化肥投入逐年加大,小型农机具普及应用,导致土壤板结硬化程度加剧,耕层变薄,犁底层变厚、变硬、上移,耕地质量变差,土壤蓄水能力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而且近年来受种植效益影响,大豆种植面积锐减,再加上粮食考核指标影响,粮豆轮作制度难以施行,导致大豆固氮肥田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玉米连续多年种植,原有的轮作体系遭到破坏,导致土壤养分单一消耗,黑土流失。东北黑土地原来有一米厚土层,但现在只有40厘米至60厘米,退化速度是一年一厘米,松辽平原上一锹下去见黄土的“破皮黄”地已经有很多,这片中国最肥沃的耕地也变得越来越“瘦”了。

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形成一米厚的黑土层需要3亿年,从前能攥出油,现在水都攥不出,支撑全国粮食产量约四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正面临严峻考验。

是什么在“吞噬”农村净土?你吃的是被污染的庄稼吗?

耕地污染问题突出

南方重金属污染

自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18亿亩”耕地保有量以来,这一数字始终是粮食安全的保证,也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但耕地污染已绕过红线威胁到耕地的实质安全。数据显示,全国18个主要耕地分布省份中,有13个存在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其中,耕地质量最好的湖南、湖北、广东全部在列。

是什么在“吞噬”农村净土?你吃的是被污染的庄稼吗?

我国是水稻生产和消费大国,约有65%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近年来,土壤、灌溉水和农业投入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稻米质量安全,镉污染尤为严重,水稻恰是对镉吸收较强的大宗谷类作物,直接导致稻米镉超标事件频发。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导致民众对国内大米安全缺乏信任,宁愿购买进口大米,中国对进口大米的需求也不断激增。

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湖南是中国有名的粮仓,2012年湖南出产大米占全国总量的16%,但同年曝出的“毒大米”事件在全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到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随着人口增长以及污染加重,对65%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

是什么在“吞噬”农村净土?你吃的是被污染的庄稼吗?

耕地基础地力不足

西北地区耕地越发贫瘠

耕地质量事关我国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核心所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限制我国耕地土壤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是土壤氮磷养分不足,随着多年来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耕地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状况的较大改进,“低、费、污”已经逐步成为我国耕地土壤质量新一轮的核心问题。

是什么在“吞噬”农村净土?你吃的是被污染的庄稼吗?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应当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耕地,既要守住18.65亿亩耕地数量红线,又要守好良田沃土的耕地质量底线。但现实却与此相反,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沟渠设施老化已经导致农田土壤普遍性的耕层变薄,养分非均衡化严重,土壤板结,土壤生物性状退化,土壤酸化、潜育化、盐渍化增加,防旱排涝能力差,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

数据显示,目前,西北地区耕地盐渍化面积3亿亩,占全国的60%。其中,耕地次生盐渍化面积2100万亩,占全国的70%。一些蔬菜、花卉产区的农民不得不采取深翻底土、客土甚至更换地块等方式减缓产量下降。如果不是靠化肥顶着,目前我国耕地基础地力根本不足以支撑粮食连年高产。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农膜等现代技术和材料,虽然产量提高上去了,但土地却在较短的时间内失去了高生产力,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

是什么在“吞噬”农村净土?你吃的是被污染的庄稼吗?

森林大宗认为: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产出健康食品。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开创了“十三连增”的历史佳绩,但增产的背后,耕地日趋严重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污染源没有解决,“病从口入”,人们的健康也就失去了基本保障。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食物生产的主要基地,几千年来,勤劳的祖先一直耕作在这片土地上,人与地相安无事,和谐共处,现代人引以为豪的化肥、农药、农膜施用才几十年,就让宝贵的耕地得了这样那样的怪病,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文/张晶晶)

Tags:吞噬 农村净 庄稼吗 责任编辑:man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民工返乡热潮! [下一篇]怪事!菜苗刚长出来,农妇为何直..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