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汉时境内曾置阴陵、东城二县和曲阳候国,南北朝梁武帝普通五年(公元524年),置定远县。千百年来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叱咤风云人物。如:“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的东吴名将鲁肃;明大义,敢直言,察民情,有口皆碑的南宋名相董槐等。定远县文墨也曾一度佳誉天下,素有“寿(县)字,怀(远)画,定(远)文章”之美誉。东吴名将鲁肃、南宋名相董槐、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等均出于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罗炳辉、张云逸、谭震林、徐海东等,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定远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接滁州,西邻淮南,南依合肥,北连蚌埠。近入南京、合肥都市圈,远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古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与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紧密相连,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资源、成本和市场优势,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京沪高铁、 淮南铁路、合蚌公路、合徐高速公路及其淮南连接线穿境而过,距南京、合肥等周边大中城市仅1小时左右车程,到上海6小时车程。 定远物产富饶,资源丰富。农产品主要有粮食、油料、水产品和肉类等,还盛产棉花、烤烟、大蒜、薄荷等经济作物。尤其是“定远猪”、“定远麻鸭”深受全国各地欢迎。油料总产进入全国前6名,居安徽第一位,粮食成为全国百强县之一,居全国第27位。年产粮食8亿公斤、油料1亿公斤,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畜牧养殖业发达。常年存栏生猪180万头,出栏110万头,1987年被列为国家瘦肉型猪基地,1996--2009年连续14年跻身安徽省畜牧生产十强县行列,目前,年生猪存栏量居全省第二,肉类总产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县第88位、全省第6位。我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非金属矿产品种多、质量好。已探明的有岩盐、石膏、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麦饭石等23个品种。其中:岩盐储量为20亿吨,为安徽省独有,已形成年产120万吨盐的开采加工能力。石膏储量3亿吨,平均品位70%以上,已形成年产150万吨的生产规模。 人民广场夜色
定远蓄势待发,奋力跨越。2010年底至2015年底,财政收入从5.1亿元增长到16.1亿元,年均增长25.6%,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从86.5亿元增长到1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78.3亿元增长到166.5亿元,工业增加值从20亿元增长到48.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5.2亿元增长到51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11%、21.8%、16%和15.1%。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国务院和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2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由2011年的三类县第11位上升到第6位;2013年,县域目标管理考核进入全市前三位;2014年,获得全市第二位,实现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