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汽车的飞驰,车窗外的草甸子快速向后移动,位于治安镇西南部的西呼拉斯台嘎查辖2个自然村,西呼拉斯台小组和芒哈小组,“呼拉斯台”意为“有苇子的地方”,“芒哈”意为“沙漠”。没错,这次我们要去的就是芒哈小组。听说那里的沙漠水稻工程正开展得火热…… 
▼果然,翻过一个又一个沙包,不远处铲车的轰鸣声已断断续续入耳来。 
▼十几名村民正忙着覆膜,三辆铲车和一辆挖土机来来往往不停运转。 

▼另一头,几名电力工人正在安装变压器,打井上电将在几天后开始实施。 
▼照这进度,5月末,将开始插秧。 
水稻育秧基地 时间回到2016年年底,一年到头,种了大半辈子玉米的村民们叫苦不迭, 随着玉米价格的持续走低,芒哈人知道“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种点啥? 芒哈小组的沙漠、土壤、空气、水等均无污染,周围没有任何化工企业,而且沙漠水稻又是当前较为热销产品——种植有机水稻,“两委”班子会一开完,说干就干。村集体有一块荒废了很多年的沙荒地,就在那种。经过考察研究,该村与通辽市膳粮米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开发“沙漠水稻”4000亩。 
4000亩沙漠水稻基地开工仪式 “沙海明珠”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注册成功,第一年种植规模为500亩,由通辽市膳粮米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平整沙漠、打井配电、基础设施配套等工程,委托本村农民来种植,“沙海明珠”种植专业合作社免费培训,进行技术指导,并且每亩地以8元的价格进行补贴。到了收割季节,由通辽市膳粮米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签订合同每斤2.2元的价格直接收购。村民们在家门口打工,所种沙米还高价收购,可谓是“一箭双雕”双重收入。 
这样的西呼拉斯台,谁人不喜欢呢? 一份沙区人民的“绿洲梦”正日渐浓厚。 一份脱贫奔小康的愿望正被老百姓用勤劳的双手托起。 编辑/葛红宇 点击下面条目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