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的沈兵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一直追求创新和学习,在外打工多年后回乡养泥鳅,还带动乡亲一起致富。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1、回乡发展泥鳅养殖 沈兵今年只有28岁,初中毕业后就到外地从事抗旱打井。后来他看准了家乡水产养殖“周期快、收益高、市场前景好”的优势,又了解到目前泥鳅养殖在全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都非常少。于是计划投资500多万元引进台湾泥鳅进行养殖。 
2、选定生产基地开始投资 通过走访考察,沈兵选定有着水质优良、土壤渗水低等天然养殖优势的兴仁县新龙场镇虎场村。目前,养殖场已完成一期投资120多万元,建设60多亩,共泥鳅120多万尾,预计产量3万斤,亩产值可达4万5千多元。 
3、泥鳅养殖注意什么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清淡、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走进合作社泥鳅养殖基地,沈兵正往池塘里撒饲料:“目前泥鳅市场价14到15元每斤,泥鳅孵化苗比较快,从投向大塘到收益出栏只有4个半月左右。” 他介绍道:养泥鳅最大的讲究就是水。水质好,成活率就高。如果水质早上一个颜色,中午一个颜色,傍晚一个颜色,就是活水,适合养泥鳅。 
4、建合作社共同致富 今年,沈兵开始着手建立合作社,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当前合作社正建孵化场,并计划通过提供种苗、传授技术和泥鳅回收统一销售等方式,吸纳当地更多的村民加入。 沈兵的举动,村里的百姓都非常感激,村领导班子也大力支持。虎场村村支书李洪武介绍:“现在有10户贫困户带动进来,等孵化场修好后,我们村支两委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共同致富。” 
经验总结 ? 注重专业技术知识在养殖中的作用。 ? 市场需求很重要。沈兵通过考察发现黔西南州泥鳅养殖的稀缺,才决定发展这一项目。 ?一人致富不忘乡亲,有条件带动大家致富。 ?不畏难、肯钻研肯学习的精神。 实习编辑:曹爽 编辑:张程 责任编辑:张磊 ===============================================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