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明,你知道吗?5月10日至1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将对我县“义均”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啦! 啊!?那么快,总觉得市级督导评估刚过不久。虽然即将验收,但是我对“义均”知识还是懵懵懂懂的。 
哦,那让我来和你说一说“义均”的相关知识吧…… 







义务教育发展概况 融水苗族自治县现有村完小以上义务教育学校41所,其中: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中心小学21所,村完小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外,还有教学点218个。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3236人,专任教师2845人,合格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56636人,其中小学39267人,初中17369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总人数137人,入学率为89.05%;小学六年巩固率99.09%,初中三年巩固率97.8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7.12%;小学、初中体质健康及格率分别为93.6%、93.03%。 推进措施及取得成效 一、 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融水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并狠抓落实。落实经费保障机制, 2014-2016年,全县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达17.6亿元,三年分别为41732.2万元、57823.9万元、76111.5万元,同比增长21.63%、38.56%、31.63%,其中投入4.2亿元新建教学楼、宿舍、运动场和添置学校教育装备,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育配套资金落实到位。 
县委书记杨恩维(右一)、县委副书记路燕云(右二)在思源实验学校指导“义均”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马空在会上部署“义均”工作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龙庆革(右二)在杆洞乡中心小学调研指导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王院忠(左一)在三防镇中心小学了解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 部门联动,合力推进。 实行县领导、职能部门联系学校制度,28个县级部门和20个乡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推进有力。教育部门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牵头协调的作用,财政、审计部门完善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及时足额落实教育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发改、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做好教育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安排等工作,编办、人社部门做好教师招录、职称评聘、工资津贴等方面政策落实,公安、卫计、文广、林业等部门认真履职,协同工作。 
2016年7月11日,我县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启动暨业务培训会 三、 整合资源,优质办学。 出台《融水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方案》,按照“高中阶段不断扩容,初中相对向县城集中,小学四至六年级逐渐向乡镇中心校集中实行寄宿制管理,一至三年级实行走读制,保留必要的教学点,每个乡镇建好一所公立中心幼儿园”的原则优化调整学校布局。 截至2016年秋季学期,我县将原有21所初级中学和23所中心小学,整合为现在的初中学校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中心小学21所,将51所村完小整合为7所,同时保留218个教学点,这样基本形成了县城为主,辐射乡镇,覆盖村点的学校格局。优化整合资源后,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近3年来县城学校新增了11929个学位,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入学问题,同时大幅降低了辍学率,顺应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的形势,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群众的点赞。 
高起点的思源实验学校 
民族小学新校区 
融水镇中学新貌 
怀宝镇东水教学点,教学设施配备焕然一新 
永乐镇中心小学学生电脑室与县城学校的几无差别 四、 增量提质,强化队伍。 一是做好教师补充和轮岗交流。2014年以来多渠道招聘教师489人,培养小学全科教师165人,轮岗交流教师占比11.7%。 
县城学校教师到红水乡中心小学轮岗教学 
大年乡高马小学,特岗教师在乡村教学点创建“留守儿童之家” 二是加大培训提质力度,教师素质在学习中得到提升。 
加大村校教师培训力度 
每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农村学校教师集中培训 三是着力提高教师待遇。实施学科带头人享受特殊津贴制度,实行教师年度绩效奖,落实乡村教师补贴和教师轮岗交流生活补助。 五、 教育惠民,推进公平。 一是扎实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各项教育资助资金落实到位。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成绩连续三年排在全区前列。 
助学工作获学生与家长的肯定 二是深入执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除严格规范执行上级营养改善计划外,2017年我县还自筹资金1200万元扩大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范围,使县城6所学校的15200人同样享受,实现了全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享受的目标。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三是县级多方面实施教育为民工程。2013年起,每年从县财政拨出经费730万元给3.35万多名农村学生免费发放营养奶;完成了全县最后40个农村教学点木质结构教学用房拆建工程;为61所农村中小学安装空气能热水器,2.5万名学生洗上免费热水澡;2016年起实施家校往返安全工程,每年为寄宿生往返家校免费购买车票4次;2016年投入120万元为141所50人以上的学校安装直饮机189台,让5.3万名学生饮水免费安全。实行学校食品原料统一配送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膳食资金和食品安全得到保障,服务水平大有提升,家长和学生比较满意,也得到了上级及兄弟市县同仁的高度评价。 
2013年起,县政府每年拨出730万元免费给3.35万多名农村学生发放营养奶 
2016年,投入120万元为141所50人以上的学校安装直饮机189台 
每年四次为乡镇学生免费购买车票往返家校 六、 立德树人,深化改革。 一是以德为首,以文化人。将“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纳入学校培养目标体系,开展“一校一特色”活动。2016年民族中学和民族小学被自治区评为民族教育示范学校。 
民族小学校本课程 
民族小学大课间 
民族中学校园文化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民族中学将芦笙、踩堂等民族传统文化引进课堂,并建立了一支400余人的芦笙队 二是课改引领,探索发展。实施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2015年融水县第一小学舞蹈节目《踩踩踩》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科研文化艺术节比赛荣获一等奖。《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和《广西教育》等媒体多次刊发文章和专题报道我县教育探索和实践。 
2015年5月1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我县教育教学改革 
县第一小学的舞蹈精灵们凭借《踩踩踩》斩获全国一等奖 
剪纸艺术活动已成为县第三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张名片 

和睦镇中学传承舞狮文化,该校学生在全县中学生篮球赛开幕式上献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均衡为先 让我们一起沐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阳光 (来源:融水教育) (整理:欧阳宇鹏) 责任校对:欧阳宇鹏 责任监制:张耀华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秀美融水风情苗乡”关注指尖上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