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老张搞种植也大半辈子了,肥料也没少施,可是产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产了。每年的投入逐渐增加,但是并没有好收成,这到底为什么呢?有啥办法解决?一起来听听付老师怎么说吧。 
土壤
原来呀,农户老张每年都是单一的使用氮磷钾肥,导致了严重的土壤板结。土壤板结就是土壤表层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由于降水不良或是灌溉不当引起的土壤结构破坏,土质便差,土面变硬引起的。形成板结的原因: 1)土壤质地太黏,耕作层浅 。 2)有机肥严重不足,(自己做的有机肥使用一定要确保其腐熟,否则会将带有的病害传染到下一茬作物中) 3)塑料制品多,地下出现土地了难腐化的其他物质(塑料薄膜一定要清理干净) 4)长期单一施用一种肥料,或是单一种植同一种作物。(有机肥,微生物非施用不足,腐殖质不能得到充分补充) 
尿素
氮肥过量施入:微生物的氮素供应增加1份,相应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 磷肥过量施入:磷肥中的磷酸根离子与土壤中钙、镁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既浪费磷肥,又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钾肥过量施入:钾肥中的钾离子置换性特别强,能将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多价阳离子置换出来,而一价的钾离子不具有键桥作用,土壤团粒结构的键桥被破坏了,也就破坏了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5)机械耕作过深的影响,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 6)遇到风沙、暴雨后表土层细小的土壤颗粒被带走,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土壤板结。 消除土壤板结的方法: 1)秸秆还田,免覆盖,尽量不要使水土流失。 
秸秆还田 减少花费使用,合理使用肥料,使用有机肥,如厩肥、圈肥、土杂肥,以及利用作物秸杆沤制优质有机肥,最好施用高含量的微生物菌剂。(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秸秆粉碎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为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分解、软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2)旱地节水,合理用水合理灌溉。实行喷灌,或提倡利用夏季多储雨水,充分利用地上水。有条件的也可利用深井水。 3)改善粘土,采用参沙客土和增施有机肥的办法,彻底改变土壤理化性状。 4)非盐碱地与盐碱地诊治: 非盐碱地: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可以通过深耕、深翻、种植绿肥还田、多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来降低土壤容重。 盐碱地:可以通过漫灌压盐、挖排碱渠(两种方法都是用水冲走盐分)结合一些农艺措施如种植绿肥(抗盐碱植物),施用有机肥,平整土地等方法即可。 以上就是肥没少施,产量不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农户们,你学会了吗?如有疑问可在评论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