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煮饭仙人"秀50年绝活,做的米饭有灵魂( 来源:二更) 这是来自二更的一件美食视频作品,拍摄的是去年红遍网络的那位日本“煮饭仙人”村嶋孟,这位87岁的老人自2016年5月移居北京以来,立马成为国内传统及新媒体的关注焦点,借此也引发了关于日本美食文化的热炒。 而再看看关于国内美食近日来的关注焦点:塑料大米、橡胶面条、地沟油——这是我们具有5000年文化历史带给现代国人的部分食文化印象。 然而,“让村嶋孟惊喜的是,无论盘锦大米还是响水大米,中国大米的口感皆不输日本大米”。经验判断得到科学仪器的验证,日本佐竹公司谷物分析专家带着全套专业仪器“米饭识味仪”同行,对大米和米饭的色泽、粘度、淀粉蛋白质含量等现场取样分析打分,东北大米均得到85分以上的高分,不输日本大米。 
但为什么,大家依然会认为国外的美食好呢——虽然吃起来的时候,还是更喜欢吃国产美食。 记得之前二更也拍摄过一个传统工艺制作挂面的视频,包括之前风靡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拍的也都很美,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些拍摄中外美食的做一对比就会发现一些不同的地方。
不可否认,日本,包括韩国美食近几年开始流行,他们明显具有一些西化的特征,干净,是那种让人一看就感觉非常卫生健康的那种。而国内的美食,人们热衷于口感,在吃的时候会感觉非常美味,但一到制作环境中——除了少数的高档餐饮,大部分的灶台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在品尝美食的时候,很多时候大家会记住哪道菜好吃,真的是不敢去近距离参观的——这可能是制作工艺的问题,但也必须要考虑跟进现代人的消费观念。 由于生产环境的限制,我们在宣传我们的美食的时候,也更多的是口感、或者说年轻人流行相关的,我们不敢添加过多的人文气息,而像视频中87岁日本老人的近距离演示,更是不敢想象。 回过头来,你是否发现《舌尖上的中国》,大部分拍的都是近镜头呢? 最后是,这几年随着国内粮油企业品牌意识的加强,绿色食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们的整个食品安全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也需要各界人士给予更多的支持,而不是散播塑料大米、橡胶面条、地沟油等这类臆想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