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那些年农村收麦子,常用的这9种工具,有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2017-06-04   来源:延安农批网  作者:陈健   字体:【 】  浏览:134次   评论:0

那些年农村收麦子,常用的这9种工具,有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六月叩响了麦收的大门。阵阵南风裹挟着热气在金黄的麦田中掀起滚滚麦浪,在浩渺的苍穹下,描绘着人世间最为大气,最为波浪壮阔的画卷。在这波浪壮阔的画卷中忙碌的人儿成了金黄底色背景的最美点缀。

的确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现在到了麦收季节,是少淌许多汗的,不再是从前那汗流浃背,苦累不堪的麦收季节。那时真忙,家里青壮年都在忙,幼儿当羊放;就剩家中老人清闲,但却烧着火,做着饭,看着孩子捻着线,空里还瞅着鸡下蛋!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那时候很多的夏收的农具也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那些年农村收麦子,常用的这9种工具,有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1、镰刀

这是过去那个年代,最主要的收麦工具。用镰刀割麦子,分“走镰子”割和“围镰子”割。“走镰子”就是弯着腰,左手搂麦,右手握镰,向右后方割拉。男人们一般都采取这种姿势,速度快,但麦茬较高。“围镰子”是妇女们常常采用的姿势,半下蹲,虽然效率较慢,但割出的麦茬比较低,累了还可以就势座下歇歇。别以为妇女们就不如男人,听老人说有的妇女,一大早4点就借着月光下地割麦,凭着她们韧性和吃苦精神,到晚上八,九点时,有人竟然一天能割下3亩麦子,就这,她们还不能耽误为男人们一天要做三顿饭!如今,哪个城里的女人能有如此能耐?

那些年农村收麦子,常用的这9种工具,有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2、钐子

民间传说这种收麦的钐子是诸葛亮发明的,是关中古老的收割工具。现在许多人都不认识钐子,更不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其实人们使用钐子收割小麦,除了要有一定力量外,而且技术要求相当高,钐子抡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技术掌握不好,刀刃很有可能伤到自己。袁昌延至今仍能熟练地使用钐子收割小麦,不愧为收割庄稼的高手。用钐子收割小麦再现了农耕文化的劳作技艺,让人们感受到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经验与智慧。

那些年农村收麦子,常用的这9种工具,有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3、架子车

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系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主要运输及交通工具,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因其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在农村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麦收的时候,大人会装满一车割下来的麦子,小孩在车后面撅着腚推车……架子车在许多农村见证与承载了一个家庭的艰辛、坎坷、无奈、劳苦,也有幸福的收获,以及原生态生活中的知足与欢乐。

那些年农村收麦子,常用的这9种工具,有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4、铁叉、木杈、五股杈、六股杈

把麦子收割完,用架子车拉回来就要摊场,就是把麦秆均匀地摊在场面上,暴晒后,把麦秆翻转,让辘轴碾,铁叉、木杈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那些年农村收麦子,常用的这9种工具,有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5、辘轴

打场是用碌碡将晒干的谷物反复滚压辗打,使粮食与秸秆和粮糠分开。打场结束后,用木叉将秸秆挑出后,剩下的是粮食与粮糠,便可以开始扬场了。

那些年农村收麦子,常用的这9种工具,有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6、木锨

扬场一般是两个人完成的。一个是扬场者用木锨,一个是扫场者用扫帚。风起了,扬场者站在下风头,用木锨将粮食与粮糠的混合物迎风扬起,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在风的吹拂下,便会看到金黄色粮食非常均匀地散在空中,其形状象一条雨后彩虹,然后再散落下来。而粮糠则象冬天的飞雪,纷纷扬扬地随风飘落。粮食便与粮糠分离了开来, 这是古老的脱粒法。

那些年农村收麦子,常用的这9种工具,有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7、推坡

顾名思义就是把粮食往一起推的一个木制的工具。

那些年农村收麦子,常用的这9种工具,有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8、齿耙

齿耙主要是在晾晒麦子的过程中,起到把麦子晾晒均匀的效果。

那些年农村收麦子,常用的这9种工具,有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9、打麦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打麦机曾一度取代了碌碡辗打。轰隆隆的打麦机声总是会响彻在麦收季节的夜空中,打麦机成为了那个年代唯一的打麦专用机。那时候的打麦机成本高,基本每个村子就有那么一两台,且大部分都归村里大队所有。一到初夏麦收季节,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去麦地里抢收麦子,生怕割晚了就排不上队打麦子。

记忆中,这种打麦机算是一个“庞然大物”了,作业时轰隆隆的机器声跟火车似的,方圆几里地都能听的到。麦子成捆儿的从打麦机的一头放进去,另一头喷出麦秆,下面的小口则流出麦粒。随着联合收割机的普及,象征着劳动和丰收的喜悦的打麦机也戛然消失,也许没有人再能忆起它。

曾记得先辈们高超的割麦技术,又快又多,麦茬又短又平。而现代收割机割的麦茬,完全不能比。如今的农村,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走在了崭新的道路上,当风吹过时,这些正在消失的乡村记忆,沉甸甸的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底,仿佛就在昨天,又仿佛穿越了一个世纪……

大农圈(微信:nydsc889)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这个圈子,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

Tags:那些年 农村收 常用的 诸葛亮 明的 责任编辑:陈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村集市上的小金毛:300一只,直.. [下一篇]在农村小院住了10年,天天陪我的..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