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薹伤农,无地自容。 五一小长假,本想让疲惫的灵魂撒个欢,没想到,在滑铁卢摔个大马趴。看着朋友圈铺天盖地的蒜薹危机,身为农民的儿子,还是吓出一身冷汗,纯棉毛巾都拦不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老虎不靠谱,实在伤感情。 
去年,大蒜当仁不让,成为餐桌上的狠角色。一路攀升的价格,让很多人背后冒肚:姜你军,蒜你狠,油锅里面打个滚。出门在外,谁口中有一股大蒜味,立马生出无限的敬意,递上两粒益达,一脸谄媚的微笑:土豪,交个朋友可好?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看到大蒜的市场行情叫好,很多人跟风行动,花生、玉米都不种了,拿出破釜沉舟的激情,希望能赶上财富的末班车。犁地、打垄、种蒜、盖地膜、浇地、抠蒜苗、提蒜薹... ...这些繁杂琐碎的工程都可以接受,因为前面有红扑扑的票子在招手:来呀,干活啊,流了汗,它就属于你。 
不怕盘算,就怕捣蛋。好容易盼到了丰收的季节,蒜薹的价格,跟股市一样调皮。3元一斤的时候,喜极而泣;2元一斤的时候,心理平衡;1元一斤的时候,微微皱眉;5毛一斤的时候,只能认命;1角一斤的时候,破口大骂:你大爷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从洛阳纸贵,到门可罗雀,这样的落差,就像孙猴子把师傅从妖怪口中救出来的时候,唐长老感动得流出了和尚的眼泪,对猴子封官许愿,称兄道弟;遇到白骨精以后,节操碎了一地,开始喋喋不休:你这泼猴,胡乱行凶,因为你的愚蠢,严重影响了组织的信誉和GDP... ... 
宏观调控,不知咋弄。农民种地,都希望水涨船高,但是,河里没水的时候,钱途无情抛锚。面对蒜薹危机,相关职能部门,撸起袖子,闪亮登场吧,别在一旁搬个马扎嗑瓜子了。该慰问的去慰问,该想法的去想法,该组织的去组织,因为,达康书记,专治各种孙连城。 以人民的名义,恳请各路豪杰。农民辛苦一年,就盼有好收成。可惜,生活中,像蔡成功这样的货色太多,郑西坡的诗人情怀、王文革的冲冠一怒、郑胜利的投机取巧,都无法给扭转危机。经济指望不上祁同伟,更不能全靠高小琴,希望注重GDP的达康书记,能够为这次蒜薹危机鼓与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