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有所不同的,无论是缴费档次和退休后能领取到的金额都有着天壤之别。 城镇职工退休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照级别的不同,可以领取数钱元不等的养老金作为养老的保障,然而许许多多的农村人却只能拿着为数不多的几十或者几百元养老金。 
差别在哪儿?新政出台! 归根结底,这是累积缴费金额的不同所造成的,城镇职工因为累积缴纳的钱多,因此退休之后也领的多,但是许多农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人许多连15年的基础缴费年限都未达到,因此60岁后每个月只能领到基础养老金。 随着现在农民生活日益改善,农民朋友想一次性将原来没有缴纳的养老金一次性补缴到位,可以吗? 答案是可以的,现在很多地区已经出台了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的细则,只要是年满60周岁的都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 按照山东省为例,一次性补缴15年累计在9万元左右,算下来,以后每个月可以领到1200元左右的养老金。 农村养老,到底靠谁? 养老金只是一种福利补贴,但要彻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到底靠谁呢? 说到底,还要靠产业。 首先,把农村产业发展起来。 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去打工,因为农村产业不赚钱,只能靠外出打工来挣钱养家。而现代农业就是要大力发展产业,提高产业和规模和收益,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民就业。 比如,现在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等返乡创业,提供了许多优惠的政策,就是促进知识下乡、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二,提高农业及农民的收入。 
传统农业效益低。原因在哪里?还是整体农业产业的生产链效益及价值低。举个例子,传统农业从生产到销售往往增值不高,现代农业搞规模经营,生产效率就上去了;然后发展加工业和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再比如,现在大力发展三产融合,就是将一产的农业,与二产、三产联合发展,比如休闲农业,其产生的价值就远比传统的农业生产高太多了。
再说农民收入。农民增收问题其实国家年年都在提,也年年都在增涨,但增涨空间还有很大。农民收入怎么增? 
一是还得靠产业,农业产业发展起来了,自然收入也会提高,所以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企等)时,把“带动农民增收”这项作为重点考核标准;
二是靠补贴扶持,当前农业产业还没有发展强大,很多产业都需要资金扶持,所以国家的惠农补贴一年比一年多,比如2014年是1.4万亿,2015年是1.6万亿,2016年则是1.8万亿,而2017年将会是多少呢?农合论坛预测,只增不减。(这里可能有些朋友又会说补贴再多架不住贪官多,国家现在的“打虎拍蝇”动作很大,这里咱们就不多说了。) 三是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比如现在政策实施的“两权”抵押贷款,以及农地入市等就是增加财产收入的重要措施。 第三,就是农村各项配套制度的发展。 例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国家为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广大农村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主渠道。但“新农保”仍存在项目少、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不完善之处。对于新型经营主体来说:重点是要发展产业,发挥带动性。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公司有不同的作用,既可以单独发展,也可以融合发展。比如家庭农场更适宜从事规模生产,而合作社可以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而公司则更适宜从事一些三产融合等综合项目。 对于农民来说:未来不是守着一亩三分地不变,而是要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成为“职业农民”。很多人认为土地流转出去了,自己收入来源就断了,其实流转土地后不仅可以获得地租,还可以加入到合作社中共同发展,分享合作社的收益。 点击更多了解农业资讯、技术、政策专家实时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