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感觉种地已经赚不到钱了。那农民就真的就放弃土地了吗?事实是,只是农民对土地投资的信心是越来越低,而是干其他行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种地一季度才能挣到的钱赚回来。 有人说,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农业抱有足够的信心,而且我们农业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但是,现阶段来看,很多人都没有耐心等待或者冲锋陷阵做个探索者。不管怎么样,现实是,很多土地并没有荒废,土地上依旧长满了庄稼。 那么为什么农民明知道种地不挣钱了,却不愿意放弃土地?  1、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让劳动量大大减轻了因为大型收割机的普及,很多农活的体力劳动已经降低很多。家里的老人就可以招呼着把活儿干完。年轻人即便在农忙时节不回家,家里的田地依然能够生长收获,不仅自己家能吃上安全的粮食,还能换些小钱。所以即便农村种田的主力军是老幼妇孺,田依然可以种下去。  2、农村土地确权,使耕地的潜在价值无法估量。无法估量并不代表农村土地对于农民的“钱途无量”。仅仅是土地的最终价值还没有确定而已。所以农户大多保留着自己的承包地,不肯对外流转出去。这并不是农民心里装着投机取巧的打算,而是那几分土地,虽不能赚取太多钱,但毕竟是农民的最后保障啊。农民出去当农民工,五险一金什么的几乎没有,辛辛苦苦靠劳力赚钱,一旦干不动了,家里的几亩薄田是农民的最后依靠。有谁愿意把这个最后依靠拱手让人?  3、农民很难在城市扎根,都有落叶归根的打算。即便农民大多数都出去做农民工了。在城里工地上建筑“广厦千万间”。但是农民工是不敢渴望能住进自己亲手盖的千千万万间房子里。城市的房价即便对一个收入相当不错的白领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更别说对于只靠一时体力生活的农民工来说了。农民工虽散布天涯,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落叶归根的打算。既然迟早要回村,作为农民没有那一亩三分地可是不行。所以即便种地已经不赚钱了,农民也不愿意放弃土地。那是浓浓的乡情寄托的地方啊。 大农圈(微信:nydsc889)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这个圈子,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