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现辖有1821个镇、2488个乡、98个民族乡和253个街道。其中5个乡镇同名,实属少见。这5镇分别是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米易县白马镇、乐山市白马镇、遂宁市白马镇、眉山市白马镇 1: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 江市市中区白马镇是一个生机勃勃而历史悠久的大镇,原名 茂市镇。关于由来有两个传说。 相传在某年丰收之前,晒糖坝正搬演《目连》戏时,突然发现那片麦地被糟蹋了,细察有马踏迹象。人们于是在夜间窥探,果然见到一匹白马在田间啃食麦穗。“逐之忽不见,一连几夜如故。”麦农们遵照掌教师的指示,立即到麦地对天祭祀“白马老爷”,并将其地取名“白马沟”。从此太平无事,麦穗重生,并获得丰收。 传说有一年,沱江涨大水,从上游冲了一尊无头铠甲神像在白马台洄水沱边。人们见是神像急忙打捞上岸准备配上头来供奉。但神像是哪个呢,人们以“三复之卦”算定神像是刘备的军师庞统。人们集资在白马像后面修建了一座“靖候祠”。周围群众和往来客商只知庙在白马台,不详其名,故直呼其为“白马庙”。平时庙内是粮食市场,庙外是船帮的盐、煤等物的交易市场,来此赶集的人都说“赶白马庙”。久而久之,“白马庙”就成了“茂市镇”的俗称。1952年,正式定名为“白马镇”。 
眉山市白马镇 2:乐山市白马镇 乐山市白马镇位于乐山市中区东部边缘,北与童家接壤,南与青平相连,乐井公路穿其街道而过,东西分别紧连三教(属井研县)、石龙。幅员面积32.95平方公里,耕地15518亩,辖10个行政村,82个经济社和一个居民委员会。2000年总人口数12466,其中非农业人口421人,人口密度为378人/平方公里。 3:米易县白马镇 白马镇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东北部,东与会理县相邻,西与普威镇相接,南与攀莲镇相连,北与弯丘彝族乡接壤,面积220平方公里;总户数8469户,28785人,其中农业人口26460人,占总人口91.9%;有11个行政村(其中有彝族村、回族村各2个),135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 
米易县白马镇 4:遂宁市白马镇 遂宁市白马镇,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中部,距遂宁市主城区30多公里,距安居区约30公里,距中国死海30公里。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乡土地肥沃,适宜水稻、玉米、小麦等多种粮食作物,棉花、油料、海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柑桔、梨、桃等多种水果的生产。 5:眉山市白马镇 眉山市东坡区白马镇,位于眉山市城西8公里。名源唐朝,自古为眉州西外重镇,2002年改乡建镇。国家七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四川省两个乡村旅游标准化示范点之一,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乡镇;眉山市级特色镇,东坡区新型城镇化乡镇,着力打造眉山三大园区以及眉山城区的“卫星城”,建成眉山的“后花园”和四川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 
眉山市白马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