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这些石刻标语告诉我们,川陕苏区为何连年丰收?
2017-06-10   来源:内江农批网  作者:防闺蜜   字体:【 】  浏览:69次   评论:0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毛泽东就这样评价:“川陕边区的农业收成良好。”

“在苏维埃底下,要个个穷人都有饭吃有衣穿。”这是川陕苏区的石刻标语,这也是苏维埃政府的目标之一。在战事频繁的川陕苏区是如做到的呢?

这些石刻标语告诉我们,川陕苏区为何连年丰收?

红军石刻标语:赤区的穷人尽都分有田地有饭吃有衣穿……!

土地革命让川陕苏区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热情空前高涨,但川陕苏区青壮年几乎全部参加了红军,剩下的妇女、老人、儿童既要完成大量的站岗放哨、运输支前、医疗救援任务,还要兼顾农业生产,所以全面调动剩余劳动力成为关键。

这些石刻标语告诉我们,川陕苏区为何连年丰收?

全国最大红军石刻标语:平分土地!

广泛号召,娃娃也要种粮食。

这些石刻标语告诉我们,川陕苏区为何连年丰收?

红军石刻标语:全苏区男女老小把连起来加紧生产!

苏区宣传队经常深入农村,到田间地头,写标语、做演讲、开群众大会等,宣传积极发展生产的政治意义,宣传党的农业政策,让群众明白搞好生产就是保障前线胜利,并指导群众耕种。号召妇女:“鼓动自己的丈夫兄弟参加红军!妇女姊妹在家里,大家学会耕田、挖地、点粮食,多喂鸡鸭吃油盐。女人和男人一样犁田、耙地、撒种、栽秧。”号召儿童:“童子团的小同志们,每个小娃娃种五窝洋芋,点五窝瓜菜。”并指导群众多种经济作物,发展畜牧业,保护森林,兴修水利等,保障收入。

发动运动,干部个个要支农。

这些石刻标语告诉我们,川陕苏区为何连年丰收?

红军石刻标语:加紧生产工作不让赤区一寸土地放荒!

“运动”往往是红军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最有效的手段。川陕苏区就常根据农忙季节,发动生产运动,比如春耕运动、加紧生产运动等。在当时的“生产运动周”,就要求苏区各军政机关订出计划,参加生产运动,帮助群众抢收抢种,如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每逢大忙季节,都要抽出一些干部、战士帮助当地农民抢种抢收。在广元,副总指挥王树声都曾亲率队伍帮农民割稻子。

合作耕种,人力物力全统筹。

这些石刻标语告诉我们,川陕苏区为何连年丰收?

红军石刻标语:组织代耕队实行代耕!

为广泛成立合作社,川陕苏区还掀起合作社运动。当时,高山老林到处都有群众的合作社,工人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粮食合作社、布匹种子合作社、农具合作社等等。不仅苏区货物流通丰足,到处一样的便宜,而且耕牛、农具均协调统筹使用。一个人办不到的合力来办,老林里用不完的,运到镇子上卖,广大群众既得到利益,又能主动热心。合作社的成立无疑是统筹整合苏区物力和剩余劳动力最有效的办法,再以群众运动的形式进行宣传动员,可以说就没有人游离于合作社之外了。在合作社组织下,川陕苏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几乎所有人力物力都统筹于支持根据地的建设、巩固与发展了。

这些石刻标语告诉我们,川陕苏区为何连年丰收?

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

总之,在军民的合作下,川陕苏区的两年是丰收的两年。苏区10万红军,12万地方武装,从战术上讲,红军在川陕苏区几乎取得全胜,这与充足的后勤保障是分不开的。

Tags:石刻标 苏区为 何连年 丰收 责任编辑:防闺蜜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二层乡村别墅只要25万?农村建房.. [下一篇]杨百章:陕西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