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南地区有一种鞋子叫做“草鞋垫子”,在60、70年代行走在农村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很少有人穿塑料做的凉鞋,于是聪明的农村人就地取材把手推车上磨损的橡胶带做成鞋子,自己做的鞋子可以根据自己脚的大小调整,在如今流行的说法叫做“私人订制”,如今在农村路边还有这样的手艺,图为骑着电动三轮路边现场制作草鞋垫子的老人。

厚的皮子做鞋底,薄的皮子做鞋帮子,然后用1公分长的特殊钉子连接在一起,然后用锤子把钉子使劲敲打进鞋底,否则时间长了容易磨脚,最后还要对皮子精心打磨才能穿着舒服,如今20元1双却很少有人买。更多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等三农信息请关注我们头条号“快乐农三代”。 
被亲切的称为“沂蒙大凉鞋”,这种鞋子虽然没有现在的塑料凉鞋好看,但是结实、耐磨、不开裂、透气,非常适合经常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不用担心段底,坏了自己就可以修理,穿20年也没有问题,一个年代一个称呼,“爷爷穿过的鞋子”“爸爸穿过的鞋子”都是对它的美好回忆。更多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等三农信息请关注我们头条号“快乐农三代”。 
在出售之前这些钉子都不用固定,如果你觉得不合适可以给你现场调整,现在的凉鞋一双也是几十块钱能穿1年的就是好的,沂蒙大凉鞋已经成为那个年代农村孩子的记忆,小的时候小伙伴穿上这样一双鞋子出门会被小伙伴羡慕。更多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等三农信息请关注我们头条号“快乐农三代”。 
沂蒙大凉鞋你还记得吗? 更多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等三农信息请关注我们头条号“快乐农三代”,和您一起看最真实的农村。有偿征稿启事:快乐农三代是一个以农业、农民、农村为基础的三农自媒体,宗旨是带您看真实的农村,图文内容必须为原创,要求图文5张图+100字介绍(不固定)。 投稿方式:关注本头条号后私信或者发送邮件至287944798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