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 中国乡村之声推出特别策划 领路人 ——文学作品中的乡村基层党员干部形象 描述人物、记载时代 《风云初记》 
《风云初记》,是孙犁所著的长篇小说,从“七七事变”展开故事,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冀中劳动人民的觉醒进步和澎湃高涨的战斗热情。作品用饱含诗意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人物,特别是在抗日风暴中飞跃成长的农村妇女和人民战士。 
作品解读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描写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但也不是从再现火光硝烟入手,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侧面反映时代的风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多种人物在战争中心理变化的轨迹。一句话,在长篇小说创作中采用的也是武戏文唱的绝技。 赏读孙犁的小说,首先可以感觉到,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根基,糅进浪漫主义情调,是孙犁艺术风格最主要的特点。第二,孙犁的作品喷放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激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爱。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第三,孙犁特别擅长描写农村的青年女性,不仅有一种描写她们的美丽容貌的特殊素养,而且更具有深入她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的过硬本领。 
人物剖析 春儿可称得上是小说塑造的最美好的女性了。她身上被赋予的都是中国传统妇女最美好的秉性:活泼、聪慧、坚强、敢爱敢恨。小说清楚地展现了春儿的成长。虽然只是一个普通懵懂的农村女孩,却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从她帮助“芒种得枪”,又劝芒种跟随共产党的队伍等举动就可以看出,这个看似没有文化知识的懵懂女孩其实有着最明亮的眼睛。而之后,她积极参加“妇救会”等组织,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再到后来积极入党等等的表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单纯、美丽、明净的女孩渐渐成长为理性、成熟、有着坚定理想的革命女性。 
小说以滹沱河两岸的子午镇和五龙堂为背景,以高、吴、田、蒋四姓五家的关系为线索,连续不断地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洋溢着浓郁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朗读原文 看热闹的人们,全望着李佩钟,李佩钟站立起来,说:“既然都是事实,你也承认,我就判决了:不遵守抗日法令,破坏合理负担,罚你加倍做鞋。推倒干部,踢伤工人,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你回村要在群众面前,向春儿和向受伤的工人陪不是。你要负担工人一切医药费用。工人伤好了,只许他不干,不许你不雇,还要保证今后不再有这样的行为发生!” 李佩钟宣判完毕,转身问春儿:“这样判决你们有什么意见?” “意见倒没什么意见了,只是受伤工人的吃食上头,坏的他吃不下,好的我们又没有。被告回到村里,要逢集称上几斤点心,买些鸡子儿挂面什么的送过去,这才算合理。我就这么点,看看俺村的工会主任还有什么意见?” 老常赶紧摇了摇头。田大瞎子说: “像你说的,我还得买点干鲜果品,冰糖白糖哩!聘闺女娶媳妇,我也没有这么势派过!” “势派势派吧,从前你拿着工人不当人看待,好东西都自己吃了,你既然愿意多送点东西,我们赞成!” “就像春儿说的那样办。”李佩钟说着退了堂。 人们哄哄嚷嚷的走出来,议论着这件事儿。一个年轻人和一个老年人抬起杠来。老年人说:“我看这女县长有点过份,栽了你公公,你脸上也不好看呀!” 年轻人说:“你看的是歪理,当堂不让父,王子犯法还一律同罪呢,做官最要紧的是不徇私情儿。”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 “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书评 作品用饱含诗意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人物,特别是在抗日风暴中飞跃成长的农村妇女和人民战士。作品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文笔行云流水,明丽天然,别具风格。 来自:豆瓣书评 作品含蓄、凝重、精炼,通过日常生活的侧面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面貌,有着散文式舒展流畅的结构,追求清新、诗意的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生动,那些在抗日风暴中飞跃成长的人民战士,特别是识大体、具有乐观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农村妇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自:当当网书评 描述人物,记载时代。明天,我们将继续为您带来特别策划《领路人——文学作品中的乡村基层党员干部形象》,欢迎关注哟! 部分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互动百科、闽南师范大学文学作业等 图片源自互联网 文学顾问:山东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丽军 编辑:孙思媛(实习) // 责编:李雨楠 // 监制:汪群均、曹畅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