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要讲法”观念逐渐形成 ——我市开展法制宣传进村工作纪事
今年初,市委书记陈小川对市委宣传部门提出了结合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法制宣传进村活动的要求。我市各职能单位迅速行动,市委宣传部与国土、公安、司法、信访、法制等单位联合印制和发放2.5万套法制宣传挂图,新闻媒体登公益广告、村建宣传专栏、驻村干部讲法等各种宣传载体层出不穷,全市迅速掀起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高潮。“凡事要讲法”的观念在广大农民中逐渐形成。 借助喇叭,法律进万家 “派出所户证工作人员9日至11日到我村办理第二代身份证,请各位村民在此期间到村委会楼下办理相关手续。”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里的喇叭广播事无巨细。村支部书记谢爱珠说,村里设立广播室,在村的4个角落安装了喇叭,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不定期向村民宣传政策、法律法规。通过广播,群众能及时了解国家新制定的政策法规。 喇叭广播,通过声音将法律法规知识传到千家万户,这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村群众来说更加直接,也通俗易懂。目前,全市已有240多条村安装了喇叭,宣传法制知识。从群众最关心的计划生育政策到土地征收、土地管理法等都是群众最想知的法律知识,这也是目前农村群众法制知识最薄弱环节,不少群众是通过村里的广播来了解这些政策法规的。 喇叭广播只是我市开展法制宣传进村活动方式中的一种。在开展活动中,我市一改以往宣传专栏、标语的单一模式,把橱窗专栏、标语宣传与送法下乡、说唱队、驻村干部进农家讲法、村官法律素质培训等形式相结合,将法制知识宣传到农村千家万户。 农民维权,依法来解决 去年底,江城区白沙街道办事处对砍坪村一群村民走进该办事处司法所,情绪激动地请求司法所为其主持公道。原来,该村于1993年发包了93亩荒田给某水产公司,按当时的约定,租金以水产公司代村民交农业税的方式支付。但是从今年起,国家免征农业税,村民认为吃了亏,找水产公司负责人要求重新签订合同。而公司方则认为免交农业税,不用交租金是自己运气好。双方在协约上各有看法,于是村民找到司法所为其讨公道。 白沙司法所受理案件了解情况,证实村民反映情况属实,立案进行调解。根据民法有关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信实用的原则。因此,办案人员认为该水产公司对法律认识存在偏差,并以民法有关规定进行调解,最终双方重新签订合同,使这宗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法制宣传进村,村民法律意识逐渐提高,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目前,我市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共有调解组织近900个,实现了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的镇、乡、村三级网络,今年上半年调解各类民事纠纷案件1524件。 市司法局普法办有关人员说,如今,农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除了通过双方调解解决外,有的还通过起诉申请法院解决或申请法律援助,由法院依法裁决。今年上半年,全市法律援助办案量达182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0%。 依法治村,建和谐家园 红光村委会大楼一楼是村民集会表决村务的场所,每当村里决定重大事情,村民们晚饭后前往这里商议表决。今年初,他们就在此集体公决红光码头加收管理费一事。红光蚝场蚝苗曾多次被盗,为保护蚝场村里成立了治安联防队,加大对蚝场的巡查力度,码头的各项开支也随之增加。村民决定通过公决的形式解决码头日常开支经费。通过村民大会商讨,达成了进出码头的每车蚝增收100元,用于弥补码头运作经费不足的共识。 制定乡规民约,村民依法治村,许多问题都按照法律的途径公平公正地解决,化解了基层矛盾。阳东县大沟镇新梨村制定了乡规民约,村民治村,4年来没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也无群众斗殴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该县塘坪镇和石村规范村中土地出租开发,几年来未发生过山林土地权属纠纷案。 法制宣传进村,村民学法用法,依法民主管理村务,推进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村容村貌、群众文明程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今年6月份,我市在开展争创“零”刑事、民事、上访案件评比活动,打击私彩和杜绝“黄、赌、毒”守法先进村评选活动中,阳春市圭岗镇吉垌、阳东县新洲镇东安、阳西县织?镇谷围、江城区埠场镇那栋、海陵岛试验区海陵镇双丰等23个村委会被评为守法先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