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走在325国道北惯镇路段,到处可见到企业林立,一派热火朝天的创业干事的景象。北惯镇委书记叶植滚告诉笔者,近年来,阳东县北惯镇委镇政府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实施“工业富镇、农业稳镇、环境立镇”三大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北惯镇域经济蓬勃发展。连续两年在阳东县县乡镇工作实绩考核中名列第一名。 据统计,今年1-10月份,该镇工业总产值达6.8亿元,同比增长30%;农业总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693万元,同比增长41%。 实施“工业富镇”战略,工业走上快车道 “无工不富”,这是常挂在北惯镇领导班子成员口中的一句话,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唱好“工业重头戏”,打好“民营经济牌”,坚持以做大做强工业为先导,千方百计壮大民营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笔者了解到,该镇今年共投入8000多万元开发了“五山二园一区一城”多个工业园区,“五山”即麒麟山、龙头山、凤尾山、牛山、金鸡山;“二园”即外商工业园和喜之郎高新技术工业园;“一区”即广东佛山禅城产业转移工业区;“一城”即万象工业城。并完善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五通一平”,为工业的发展拓宽了广阔的空间。做大做强五金刀剪等传统行业,重点扶持一批新型企业,创新特色拳头产品,增强了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市奇正金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其公司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年产值增加到2亿元,今年10月份获得了“中国脚手架中心”的称号,这都归功于北惯镇党委政府大力扶持企业的结果。目前,全镇有工业企业近300家,其中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2家。 实施“农业稳镇”战略,农业产业化取得新突破 在北惯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企业比比皆是,并带动该镇农民发展生产,促进了该镇农业产业化进程。赤平千亩蔬菜基地,赤光两安垌、彭村大平正片和三宝垌那陈村的蔬菜基地建设,都是该镇发挥好近城近郊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蔬菜生产的结果。全镇13个村委会都连片建立起5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了荔枝、龙眼、西瓜、丰产林、瘦肉型猪、山地鸡、单性罗非鱼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全镇已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户一园”的产业结构。同时,该镇积极引进了年产10万头肉猪的中山食品进出口公司、广州顺民丰隆农产有限公司、年产值可达1.5亿元的日本长崎川口鱼类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种植近2500亩大棚西瓜的浙江省台州市绿丰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基地、农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该镇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实施“环境立镇”战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笔者在北惯镇镇长谢绍唐办公室了解到,借着被省委省政府定为省级中心镇的契机,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这是北惯镇委镇政府的另一工作重点。 该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优化了城镇功能布局,通过融资和引资的方式,在镇区周边规划开发了三北公路商住区、傍山住宅区等36个商住小区,镇区面积由原来的1.2平方公里扩展到2.8平方公里,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空间。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铺设硬底化水泥道路18公里,主干道硬底化率达100%,次干道硬底化率达90%以上,镇区4米以上街道完成地下水道排灌工程,8米以上街道安装路灯,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基础设施。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该镇因地制宜抓好旧村建设工作,逐渐完善各村“五改五有”工程(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有体育球场、有文化广场、有垃圾焚烧池、有生态小公园、有宣传栏),北惯农村城镇化建设呈现新面貌。 (苏筹 陈日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