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阳江农垦系统发展水产产业纪实
2006-12-03   来源:三亚农批网  作者:放开心情   字体:【 】  浏览:38次   评论:0

科技耕海 点土成金
——阳江农垦系统发展水产产业纪实

本报记者  许晓峰

阳闸公路平冈路段两旁,是阳江农垦局平冈农场连片两万多亩的水产养殖基地。这块曾经的低产田、荒滩地,如今已成为全省、全市发展水产养殖的一面旗帜。从耕田到耕海,平冈农场的成功转型,已成为农垦系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主攻方向。
依托资源  调整结构
阳江农垦局下辖六个农场,其中五个位于山地丘陵,以种植胶树等传统经济作物为主,只有平冈农场在沿海地区。国营农场的功能和地缘的差异,使得平冈农场的产业试验具有某种示范性。
从水稻、甘蔗到剑麻,从粮食到经济作物,平冈农场的种植产品结构在不断调整,但产业方向始终没有变化,都离不开一个“种”字。由于农作物生产流通领域明显的计划经济局限性,农场的生产经营一直未能出现大的转机,2001年之前,整个农场依然摘不掉亏损的帽子。
在全市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的热潮中,这片具有先天优势的土地被激活了。2001年,平冈农场开始大规模开发,低产田被改造成池塘,大搞水产养殖。开发建设初期,要进行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开挖鱼塘、排水渠道、涵闸、电线等,所需的大量资金由农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后,农场向职工和外面招租承包。一开始只有少数敢吃螃蟹的职工,后来由于养殖的效益很好,承包者就越来越多。现在,与农场签订承包合同的大部分是农场的职工,达到500多户,另外还有少量的外来承包者,农场每年仅租金收入就达600万元,用于农场日常管理、技术服务、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的福利保障,已经绰绰有余。
“这里开发水产养殖的优势是其它地方不能比拟的”,阳江农垦局党组书记彭文杰说。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开发建设,平冈农场的水利设施相当完善,而国有农场的体制优势,让农垦局可以充分整合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大面积连片开发,高度组织化地发展水产养殖。农场管理方除了为承包者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派出养殖专家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引导承包者在养殖品种上实现新的突破,除了传统的养虾外,还逐步发展起鳗鱼、金钱鲷等高档鱼类养殖,经济效益更高。
平冈农场共有3万多亩可开发水产养殖的土地,现在已开发了2.3万亩土塘,是全市规模最大的连片水产养殖基地,其中养虾1.6万亩,占全市对虾养殖面积的15%。平冈农场今年预计产值达到2.2亿元,未来几年将全部由种植向水产养殖转型,“十一五”期末,农场的水产养殖产值将达5个亿,占全市农垦系统生产总值的大半。
走无公害养殖之路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多宝鱼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随着对食品安全监测机制的不断完善,那些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产品将被拒绝在市场之外。另一方面,近年来欧美国家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设置的门槛越来越高,国内养殖基地要提升竞争力,必须提高养殖技术标准和规范。2003年,平冈农场开始跟国际市场接轨,在全市率先推行无公害养殖模式。
无公害养殖,就是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在整个养殖基地实施统一规范的技术行为,从各个生产环境杜绝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标准化体现在池塘水质、种苗来源、使用药物、投放饲料、追溯管理上:统一由经过认证的大型种苗场提供种源;定点在有关部门备案的几家大厂采购生产饲料;使用药品的种类和浓度由农场生产技术指定提供;基地内水闸统一管理、统一排灌;定期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养殖产品和水质检验;每个虾塘都有编号,有固定的生产技术手段纪录,任何一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都有案可查。平冈农场以其农场加农户的特殊结构,更容易在生产管理上实现标准化,因为农场在与承包者签合同时,合同上面就明确了统一生产技术手段的有关条款。
2004年,平冈农场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无公害对虾养殖基地之一,并成功申请由出口检验检疫局认证的对虾出口备案生产基地。“这两块牌子可是水产养殖业沉甸甸的金牌啊,有了它,平冈农场的养殖水产品出口畅通无阻”,场长柳荣甫说。一些出口目的地国家已经明确要求,不是无公害养殖基地的产品,不允许进入市场,国内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必须有经检验检疫部门认可的备案生产基地。平冈农场获得认定后,省内不少加工企业要求跟农场“联姻”,作为企业自己的备案基地。为推动阳江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平冈农场最终选择了强强联手,成为闸坡宜林海达的生产基地。
今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官员到中国巡检时,平冈农场综合得分高于国内其它生产基地,该官员称赞,中国国内很难找得到第二个这样上规模的标准养殖基地。国内的生产基地通过检查后,三年之内出口门槛大大降低。国家农业部的官员说:“平冈农场为全国的水产养殖出口作出了很大贡献。”
产品安全是水产养殖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市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平冈农场先行一步,走无公害养殖之路,为全市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据悉,平冈农场将在无公害养殖的基础上,向国家农业部申报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并争取创建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占领水产种苗繁育制高点

今年6月,农垦系统水产产业化发展又有新突破——广东广垦水产发展有限公司阳江良种繁育中心正式投产,为建设无公害养殖基地、水产加工基地提供保障。
广垦阳江良种繁育中心具备从产卵、孵化到育苗全套生产流程,设计生产能力达到年产虾苗50亿尾,无节幼体500亿尾,亲虾3万对,同时生产鱼苗、蟹苗等。水产养殖专家分析,位于岛东的繁育中心,临山面海,海水洁静,空气清新,建成后将是全省最大的虾苗生产基地。
种苗繁育是水产养殖制高点。中心负责人张瑞金说,只有从源头上杜绝带病毒的种苗进入养殖环节,才能解决好科学养殖、规模养殖和效益养殖等问题。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良种实验基地和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为开展种苗繁育和产品检测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中心还投入50多万元配备了包括病毒DNA分析在内的先进检测仪器,对种苗的繁育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确保种苗质量。
全市目前有11万亩左右的虾池,年需求虾苗约100亿尾,市场缺口仍然很大。中心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相当一部分种苗场只是育苗场,不具备孵化能力,技术能力较弱。而农垦良种繁育中心在孵化温度、药物使用和营养投放控制得很严格,舍得高成本投入,采用小池繁育,每个池的温控系统很完善,药物的用量科学,不人为提高产苗率,搞好“优生优育”,育苗饲料采用大厂家产品,用虾片、活体虫和藻类搭配喂养,种苗要经过DNA技术抽检确保不带病毒才能投放市场。这样繁育出来的虾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尽管价格比一些小的种苗场要高不少,但产品很抢手,销路不成问题,产品辐射到全市和珠三角等地。
广垦阳江良种繁育中心既是生产基地也是科研中心,不仅仅为全市的对虾养殖提供优质种苗,还肩负着科研开发其它水产种苗的任务。据透露,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已引入多个课题,准备对人工繁育蟹苗等难题进行技术攻关,突破部分高档水产品种苗要靠人工采集、无法大规模养殖的瓶颈。

Tags:江农垦 水产产 纪实 责任编辑:放开心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记阳西县上洋镇种植大户许汝闲 [下一篇]为和谐社会 上一道“保险”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