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江城区人大通过建立健全三大机制,让人大代表了解社情民意、知情知政,提高了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能力,发挥了代表在管理地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领导接访机制: 搭建代表履行职责平台
江城人大完善领导接访机制,就是着力建立领导接访代表、联系走访代表活动、完善代表联系办法、代表接访日、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规定等制度,加强工作沟通互动,为代表履行职责搭好平台。 领导接访机制完成后,常委会领导坚持定期主动约见代表,结合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征求和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取得良好成效。今年1月,人大常委会领导在接访中了解到,由于一些关系未能及时理顺,老城区一些街道办事处的干部职工在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存在一些障碍,影响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及时约见有关代表,并召集社保、劳动等部门,征求和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回答代表的询问。区人大将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以专刊形式印发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并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办理。 区人大常委会领导还主动与基层代表结对,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与3-5名企业、社区和农村基层代表,建立结对联系制度,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保持与代表的经常性联系,及时向代表传递区工作动态信息,反馈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反映,实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交流互动。三年来,江城人大共接待来访代表80多人次,走访代表350多人次,收集代表意见和建议240多条,整理关于“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山林纠纷”、“欺行霸市”、“净化教育环境”等意见向政府作了反馈,有关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民意沟通机制:打造代表知情平台
建立民意沟通机制,就是让人大代表以座谈会、入家进户等形式,定期到各自的选区开展专题调研,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求,然后以书面材料形式报给区人大,再由区人大转到区政府或区有关部门,使选民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更加高效、快捷的反映和落实。 双捷自来水厂建设工程由于各方面原因,工程一度被拖延多年。区人大代表在与群众的座谈会中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及时地将情况反映到区人大,区人大及时地督促有关部门进行跟踪落实,解决了3000名群众的饮水难问题。 据了解,几年来,江城人大代表代表与选民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听取意见和呼声,构筑了代表解民意的平台,为区政府每年提出的十件实事提供了决策依据,促进了村村通公路和农村泥砖房改造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进社区办公楼、平冈中心法庭、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建设和双捷卫生院改造等工作,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看病难”、“打官司难”等问题;促进农田水利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维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农村农业发展。这一系列解民忧、缓民困的行为,受到了广大选民群众的好评,有效发挥了代表在建设“平安江城”、“和谐江城”中的积极作用。
工作联系机制:拓宽代表监督渠道
建立代表与“一府两院”沟通交流渠道,使代表及时了解“一府两院”的工作与动态,更好地发挥了代表在促进工作、维护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约见领导,增进代表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加强了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和监督。如加强社会治安是政府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江城人大代表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向政府提出了“关于成立江城区治安联防大队”以及“关于社会治安联防费与水费捆绑收取的建议”,得到市、区政府的采纳,使社会治安工作扭转了当时的被动局面。近年来,江城人大还坚持组织代表旁听人民法院庭审制度,就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全区重大事件以及法院认为需要代表旁听的案件。通过旁听庭审,既让代表受到了一次生动形象的法制教育,又加深了代表对法院和检察院工作的了解。 (许光荣 梁敬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