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支持农业普查 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副市长岑国健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梁宗具
明年1月1日起,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将全面开展入户登记工作,准备了一年多的农业普查进入实战阶段。为让市民,尤其是广大农村的群众充分了解这次农业普查,积极配合普查工作的开展,昨日,副市长、市农普领导小组组长岑国健就本次普查有关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记者(以下简称“记”):1996年我国举行了第一次农业普查,为何要在10年后举行第二次普查?这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岑国健(以下简称“岑”):第一次农业普查到现在已经10年了,在这10年当中我国农业农村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要将过去10年来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更全面、更系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需要通过新的农业普查来了解和掌握新情况,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治建设。 就我市而言,这次农业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近10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全面真实掌握我市“三农”基本情况,为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记:这次农业普查内容包括哪些?普查涉及的范围有多大,我市的普查对象有多少? 岑:这次普查主要包括以下6方面内容:从事第一产业活动单位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乡(镇)、村委会及社区环境情况;农业土地利用情况;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情况;农民生活质量情况。 根据有关规定,我市农业普查范围涉及全市43个镇(街道)、767个村(居)委会、60万农村住户,还有阳江境内从事各类农业生产的企业、农业服务单位。总的调查对象有60多万个。全市需要选调的普查员达9000多名。 记:在这次普查中,普查对象需要承担什么义务,或者说应该如何配合这次普查? 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规定,凡是与农业普查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要积极参与、配合农业普查工作。农业普查对象应当如实回答普查人员的询问,按时填报农业普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 记:这次普查涉及范围广、内容多,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财力,任务十分艰巨,面对如此巨大的“全民动员工程”,应如何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配合,才能确保农业普查顺利进行? 岑:要确保完成这次普查任务,不拖全省的后腿,全市上下都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深化认识、强化领导,全面落实《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有关要求,集中精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按照国务院关于分级负担普查经费的要求,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普查经费,确保经费足额及时到位。第二,宣传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普查的积极性,减少人为阻力。第三,各级普查机构要认真制订工作方案,组织选调普查队伍,精心进行业务准备。第四,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全力打好农业普查这场硬仗。第五,被调查单位应实事求是,如实填报普查数据。 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在各县(市、区)、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广大普查人员的辛勤努力以及全市农村干部和农民朋友的热心参与和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圆满完成此次农业普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