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出真情办实事 ——省直单位驻村工作组帮扶综述 “修路、架桥、抢险……省直单位驻村工作组使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更足,致富奔康的决心更大了!”时值深冬,天气寒冷,但一说起省直单位驻村工作组,群众和村干部十分兴奋,驻村干部辛勤的奉献、脚踏实地的行动,赢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赞叹:省直单位驻村工作组真好!
真情奉献, 着眼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驻村伊始,如何开好头、起好步,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关系到驻村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于是,省直单位驻村工作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以此打开工作局面。 冲表村是江城区城西街道一个行政村,村民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由于当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唯一的抽水机只能抽原来的五分之一水,导致大片农田严重缺水,群众因用水造成很多矛盾。省农信联社驻该村工作组组长王锡昌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抽水管生锈腐烂影响抽水。找到问题根源后,工作组迅速筹集资金4000多元,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便解决了。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同样困扰着阳春市松柏镇新团村的群众。省广业公司驻村工作组经过调查,制定了帮扶资金达35万元的水利整治工程方案,首期投入近10万元整治山塘和建设、改造水渠,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直以来,“行路难”是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进入阳西县织?镇牛岭村的道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实现水泥硬底化是当地群众盼望多年的愿望。在省社科院驻村干部的努力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8.2公里长的水泥硬底化道路去年春节前建成了。工作组乘势而上,又修建了大塘尾机耕路,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农业生产和出行。 修建村委会办公楼、建设水泥硬底化村道、建设水泥篮球场、建设图书馆、修建公厕、购买收割机、改善村容村貌……省直单位驻村干部着眼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不仅使驻点村面貌一新,更是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理清思路, 帮助走上致富快车道
据了解,省直单位驻村工作组所驻点的8个村委会,基本上是经济落后、村民生活困难的贫困村。进驻后,如何帮助当地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加快经济发展成为驻村工作组工作的重中之重。 阳春市永宁镇棠梨村山多地少,群众生活困难。省委政研室驻村干部经过调研,发现当地适合种植柑桔,种植柑桔是一条发财致富的好路子。于是,他们发动群众大种柑桔,新种植面积近400亩,总面积达1160多亩。预计4年后,柑桔挂果年产值可达400多万元,农民收入将大幅提高。工作组将山多地少的劣势变为了优势。 省农科院驻阳东县红丰镇钓月村工作组另辟蹊径,把派出单位在科技、人才和培训方面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无偿引进马铃薯、玉米等经济作物,并先后请26名专家到现场进行科技培训,举办“荔枝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甜玉米栽培技术”等科技知识讲座,平时村里遇到农业方面的疑难杂症,也及时请专家前来诊断和处理。“有驻村干部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奔康致富的信心更大了!”一位村民开心地说。
爱心无限,缔结新型鱼水关系
“只要有了对农村实际的真实了解,有了对农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就会时刻牵挂着他们的安危冷暖,就会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当得知贫困户关则超居住的房子摇摇欲坠时,省社科院驻村干部杨竞业带头捐出1000元,并筹资帮助他解决“住房难”,进宅当天又送来家具等物品,让年过半百的关则超感动得泪流满面,不停地说:共产党真好! 省委办公厅驻阳东县北惯镇彭村工作组进驻后,当地教育、交通落后的状况让他们深感不安。他们四处奔走,争取有关单位支持,在他们的努力下,筹得资金248万元,涉及教育、交通等五项基础设施顺利举行动工典礼;在抗击台风“派比安”过程中,省委政研室驻村干部带领党员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帮助倒塌房屋的农户抢救财物,台风过后又迅速投入帮助农民恢复生产;看到村里许多劳动力找不到工作,中交四航局驻阳西县儒洞镇河洞村工作组急在心里,安排6名村民到派出单位培训,并招聘为合同工;节日期间,省委《南方》杂志社驻村干部开展慰问活动,给特困户送上节日的问候。 数不清的好事实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树菠萝熟了,村民给省驻村干部送上一份;家里加菜了,叫上驻村干部一块吃;平时,村民邀请驻村干部到家坐坐,给他们送上一些土特产。工作组和群众已打成了一片。省直单位第二批驻村工作组即将从农村一线凯旋,许多群众纷纷要求工作组留下来,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驻村工作在农村群众心间树立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