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
2007-01-18   来源:广元农批网  作者:绍00   字体:【 】  浏览:56次   评论:0

——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访谈录

江城:
以工业为主导实现大发展

 16日下午,江城区区长胡海广在谈到如何贯彻党代会精神时表示,未来五年,江城区将继续以工业为主导,大力实施“西进南拓、工业强区、经营城市”三大战略,努力实现江城全方位发展。
胡海广说,江城的经济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于其他县(市)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关键来源于江城工业基础的薄弱,如经济发展缺乏大项目的支撑,工业载体有待完善等。江城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按照这个发展思路,结合江城实际,大力实施“西进南拓、工业强区、经营城市”三大战略,加快发展二级核心区经济、产业园区经济、现代服务业经济、企业总部经济,把江城建设成粤西地区经济强区。
发展工业犹如培育一个婴儿,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和呵护,对此,江城早已成竹在胸。胡海广告诉记者,一方面江城将继续按照“大园区、疏路网、低成本、包预算”的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资金开发银岭科技产业园、埠场环保工业城等园区。为此,江城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园区建设夯实了基础,争取了317万平方米的用地指标,可以满足全区今后4年园区建设的用地需求。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合作,吸引大批工业项目进入各个特色园区发展,争取在5年时间内,工业园区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二级核心区建设全面推进,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当然,一个城区要全方位发展。胡海广表示,在今后五年,江城区还将大力推进新城区建设,以中洲新城和西平北路至开阳高速市区立交及其连接线路段作为建设主战场,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品位。大力发展金融商贸等产业,全面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同时,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本报记者/李明

阳春:
坚定走工业富市之路

“阳春要按照党代会的要求,紧紧抓住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富市’之路,突出抓好民营工业,做好特色农业,打造品牌产业。”面对记者的采访,阳春市委书记周乐荣娓娓道出阳春今后几年发展经济的“金点子”。
周乐荣说,阳春虽然是阳江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县,但资源十分丰富。农业颇具特色,南药、花卉、蚕桑、猪苗、荔枝、春砂仁、马水桔等农产品近年来风生水起,逐渐培育成为优势产业。阳春工业也有不薄的“家底”,那就是“两水一钢”,包括一批品质优良的水电和水泥以及效益良好的钢铁厂。同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那么,阳春如何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本地实际,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周乐荣认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坚持“工业富市”不动摇,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做好特色农业,打造品牌产业。根据这一思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拓展资金流、技术流和人才流,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提升服务企业的质量。打造南药基地,出台一系列更加实际的政策扶持农产品加工,使农业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擦亮阳春国家地质公园的品牌,发展山湖泉和地方美食旅游。举全市之力发展教育,向珠三角地区加强劳务输出,尤其是输送具有专项技能的劳动力,让他们到珠三角“赚大钱”、“争位置”,带动农村家庭脱贫致富。值得一提的是,周乐荣强调树立品牌战略,要大力培育品牌,营造品牌,叫响品牌,利用品牌,以品牌增加效益,以品牌助推经济增长。
周乐荣说,阳春绝不能拖住阳江经济发展的后腿,需要全市人民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立足市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周乐荣说,尽管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会很大,但只要沿着目前适合阳春实际的发展路子走下去,再过5至8年,阳春经济社会必将呈现崭新面貌。
※page※

本报记者/胡小升

阳东:
当好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报告首次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建设经济强市的基础,并提出了阳江的县域经济发展在全省排名要前移的具体要求,这是发展思路的新突破。”阳东县委书记李日芳说出自己最深刻的体会。
阳东是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竞争力在全省的排位从2004年的48位提升到今年的12位,成为全省县域经济一颗新星。李日芳说,阳东要结合实际,实现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谋求质的飞跃,把树起县域经济的品牌作为提升阳东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抓,奋斗三年时间,增创粤西县域经济排头兵和全省县域经济强县。
阳东近年来发展明显提速,关键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不断优化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李日芳强调,阳东将紧紧抓住这一发展的关键,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体现特色,形成品牌,提升竞争力,积极参与国内、省内和国际分工。“我们要让企业选择阳东”,做到这一点必须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包括加强硬件建设,整合建设好工业发展的平台,做到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向功能和产业链合理配置资源的专业园区方向发展。环境建设方面,要致力实现发展环境的最优化,打造企业投资洼地、政府服务高地。努力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依法办事的政务环境,特别是要不断提升阳东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李日芳表示,阳东将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招商引资”两个重点,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环境优化、新农村建设、党建工作、和谐社会建设七个方面工作的新突破。 本报记者/许晓峰

阳西: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在党代会阳西组讨论期间,记者就阳西今后的发展方向采访了阳西县委书记李孔流。
李孔流说,阳西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实施“工业兴县、园区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大工业、做强海洋渔业、做旺特色旅游业。工业方面,强化工业在全县经济的主导地位,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充分利用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抓好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加速推进阳西火电项目建设,确保一期2台120万千瓦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在2009年顺利投产。
海洋渔业方面,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努力建设海洋强县。去年阳西县海洋渔业产量占全市四成多,这是阳西海洋渔业的优势所在。下一步,在原有的海水养殖基础上加大淡水养殖力度,继续引进外来投资者对水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
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加快旅游开发步伐。重点推进大垌山旅游风景区项目开发,加快沙扒海天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促使五星级儒洞咸水温泉项目复工,争取吸引新的投资者开发月亮湾健康度假中心项目,形成具有阳西亮点的旅游开发格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按照“东优西进、南拓北扩”的思路,加快县城建设,兴建一批市政道路、管网工程,以“一河两岸”城市防洪工程为依托,带动20多公里河岸两旁的土地开发,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使县城基础设施实现新的飞跃。乡镇主要抓好村村通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泥砖房改造等,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本报记者/吴伟键

 

 

Tags:经济社 责任编辑:绍00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记阳东那龙镇种田大户李学胜 [下一篇]党代会报告解读之三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