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在家乡土地上拓展人生之路
2008-07-08   来源:株洲农批网  作者:角落   字体:【 】  浏览:49次   评论:0


yj0708a703
   ———记第八届“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林锋
   禾石村是阳东县塘坪镇一个很普通的村子,近年来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果园,一幢幢的猪舍和一排排的鹅栏随处可见,形成了全村“家家有果园,户户搞养殖”的喜人态势。说起这些变化,村民都伸出大拇指夸一个人,他就是禾石村委会主任兼村党支部书记林锋。
林锋从2001年离开市区回到农村,以非凡的胆识,顽强的毅力,承包村前弃耕的100亩荒地和闲置的山地,搞立体种养,发展到现在,种养面积达500多亩,给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他本人先后荣获2005年度“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阳江市劳动模范”、第四届“阳江市十大杰出青年”、“2004-2005年度阳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和第八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一个普通的农村小伙子走出城市后,却又毅然回到农村发展种养业,并带领乡亲们逐步致富,他这一路是怎样走来的呢?
参军,为实现梦想跨出第一步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生于阳东禾石村,只不过,我与别人走的路子有点不同而已,我是从农村来到城,又从城跑回农村。”林锋说道。
   今年37岁的林锋,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儿子,他说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只有一个字———穷。“1986年,村里吹龙卷风,房子被风卷起了,要不是乡亲们凑钱凑米,日子真不知怎么过。”林锋回忆道。由于林锋的父亲去世较早,支撑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他母亲一个人身上。那时候,林锋就拼命帮着母亲干农活,看牛、割禾什么都抢着干。然而,他始终没有忘记他的梦想,那就是摆脱贫穷,飞出农村。
   1990年,林锋正是一个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青年。报名参军是许多农家孩子的梦想,林锋也一样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了。林锋说:“这既是一个能够锻炼自己又是可以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好机会。”于是,林锋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3年的军旅生活,将林锋磨炼得更加有胆识,有毅力,他学得了技术,也与战友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且在“成功2号”演习时成绩显著,被部队记三等功。这为他以后的艰苦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农民儿子在土地上收获了成功
   1993年,林锋退伍回到阳江,分配在市区信用社工作,和城里的人一样,过着安安稳稳的日子。这份很多人羡慕的好工作却没能让林锋满足,相反,他总有一种危机感,害怕轻松安逸的工作环境会磨掉自己拼搏的意志。
   2000年下半年,“果化阳东”大力发展综合种养业的春风吹遍了阳东大地,也吹动了林锋的那颗不安分的心,喜欢挑战的林锋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禾石村发展种养业。好不容易离开农村,走出城里,现在又回到农村搞农业,林锋的亲人对此都持反对意见,特别是他的哥哥。“你放着好好的单位不要,回去搞农业,如果失败了,哪还有出路!”大哥这样对他说。
林锋并没有放弃他的决心,他通过贷款等方式筹集了15万元,承包了100多亩的弃耕土地种果养鱼。由于林锋的悉心经营,在养殖的第一年,种养场就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年盈利达5万多元。由于经营有道,林锋的种养场不断地发展壮大。目前,他的种养场已发展到100多亩果树,400多亩鱼塘。
   致富不忘乡亲恩情
乡亲们的亲情自幼就在林锋的心里播下了感恩的种子。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后,他就想着如何报答乡亲们。母校禾石小学新建教学大楼建成后,学校无钱安电,他知道后,筹集资金解决了学校的用电设施安装及办公室的装修。村里的村道坑坑洼洼,两边荆棘丛生、狭窄难行,他主动带头捐助建路,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林锋说:“得让村民个个有活干,人人有钱赚,乡亲们的生活才会有保障。”他种养成功后,就把搞种养经验传授给村民,带动村民致富。此外,从2003年开始,林锋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成立了饲料销售部,大量供应鸡、鹅、鸭和猪饲料,对困难的养殖户,他还采取信用赊销的办法将饲料赊给乡亲们。同时,他还负责帮助养殖户联系产品的销路,在农户产品卖出后再收取饲料款,带动了当地村民和周边群众发展养殖业。2006年,林锋还到东莞引进了一家企业到该村开饲料厂,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吴晓霞
林锋(右一)荣获第八届“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 沛 摄

Tags: 责任编辑:角落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辛勤的汗水撒播天山脚下 [下一篇]城郊农业经济展现勃勃生机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