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辛勤的汗水撒播天山脚下
2008-07-13   来源:安顺农批网  作者:茂名网站建设   字体:【 】  浏览:40次   评论:0


yj0713a203
   3年前,我省第四批援疆干部赴疆就任时,阳东县发改局副局长李南轼也是其中一名。今年的7月,李南轼和他的队友们顺利完成了援疆任务,凯旋归来。“援疆是给自己一个磨练的机会,也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选择援疆,我无怨无悔。”日前,李南轼在接受采访时说。

入疆生活感受:
难忘的美景,艰苦的环境

2005年7月26日,李南轼告别了妻子和年仅5岁的孩子,随广东第四批援疆干部来到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疆工作。
巴里坤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县、边境县、易灾县,属国家五类地区,全县总人口10万人,以农业、牧业为主。李南轼被任命为县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负责广东省援巴项目的立项、申报、协调以及资金监督使用。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正如这首耳熟能详的古代民歌描述的草原一样,绿草如茵的巴里坤大草原让李南轼陶醉。然而,初来乍到,可怕的寒冷天气、文化和信仰的差异、远离亲人的孤独、饮食不习惯等困难,一起向李南轼袭来。
巴里坤县的年平均温度只有1℃,历史最低温度零下47℃,昼夜温差大。“一年中有半年是冬季,需要供暖。冬季出门,还没走到100米,耳朵就会冻得发红、变硬,感到一股钻心痛。”李南轼说。在巴里坤县,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下雪。每当下雪的第二天早上,李南轼和其他同事就要早早起来扫雪,不仅要把办公院子里的雪清扫干净,还要把分配给每个单位的路段上的积雪清扫干净。
让李南轼印象最深刻的是,从巴里坤县到哈密市要经过天山3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经常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十分危险。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李南轼常常要往返两地。“我曾见过直径30厘米的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在我们乘坐的汽车前面滚过,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李南轼说。

多方争取项目:
巴里坤县建起新教学楼

上任伊始,李南轼主动要求对所有乡镇进行调研。“看着农牧民一块干馕、一碗凉水地吃得那么香甜,我内心被祖祖辈辈扎根西北、建设边疆的这些人所感动。同时,也为农牧民生活的清苦、生产条件的落后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李南轼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更加坚定了要为当地老百姓做些实在事的信念。
李南轼初到巴里坤调研时,一些学校基础教育设施的落后和不足,始终让他牵挂。看到在那么寒冷的冬天里,孩子们在只有两个小煤炉的教室里上课,李南轼的心很不是滋味。为了巴里坤县幼教中心教学楼建设项目得到落实,他利用回家休假或者电话汇报工作的机会,向原派出组织、单位请示汇报工作,争取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县幼教中心教学楼工程建设项目被阳东县政府确定为对口援建项目,落实资金30万元。
做好项目的审批、上报、管理和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是李南轼援疆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近3年来,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向地区计委上报项目16个,总投资7000多万元;向广东省有关部门、企业和阳东县政府报送项目9个,总投资400多万元。

电话倾诉亲情:
排解对家人的思念

“对于援疆干部来说,首先是要耐得住寂寞。”李南轼告诉记者,他晚上一般都待在家里看看电视,看看书,有时候周末会去哈密市,和援疆的队员们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增进友谊,这是他排解寂寞的主要方式。
最让李南轼牵挂的,是远方的亲人。“每天晚上我都会给家里打电话。儿子很听话,每次跟他通电话,他都会告诉我,他在家里很听妈妈的话,要爸爸好好工作。”说起儿子,李南轼言语中充满浓浓的父爱。他说,儿子和他比较亲,常常在电话里跟他说他妈妈很少带他去玩,回来一定要陪他玩。
“近处,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开放;远处,座座乳白色的毡房像一张嵌花的绿绒毯铺在地面上。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当我把美丽的草原景色描述给儿子时,他就闹着一定要去看看大草原。”2006年7月的时候,李南轼终于有机会带上妻儿到巴里坤一游,让他们领略巴里坤的无限美景。
走进毡房,喝奶茶、吃馕饼,在巴里坤生活了3年多的日子里,李南轼已习惯了这一独特的饮食。回忆巴里坤的点点滴滴,李南轼深情地说:“有机会,我还会去巴里坤大草原,看看那青青的草,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那纯朴的农牧民。”文/冯春琴 李明
图:李南轼在援建项目县幼教中心与小朋友合影。(李南轼 提供)

Tags:辛勤的 水撒播 责任编辑:茂名网站建设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为民着想的“领头雁” [下一篇]在家乡土地上拓展人生之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