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政府要做农民的引路人
2008-12-07   来源:黔西南农批网  作者:帅气送水工   字体:【 】  浏览:52次   评论:0
   
———阳春大力发展冬种启示之二

阳春冬种从小麦到瓜菜,从按季节种植到广种反季节蔬菜,从肩挑背扛到大卡车装运的变化历程,有市场的因素,更有阳春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的作为。多年来,阳春在种植技术、水利建设、种植示范和农资监管上,政府都是农民的引路人。

让农民成为农业专家

近年来,阳春不断加大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如今已有大批业务精、能干事敬业的技术人员,他们深入到各乡镇的农技站、农村,与广大农户保持着密切联系,指导菜农、果农,在整田、播种、施肥、打药、收获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服务,在这些技术员的长期指导下,一些农民逐渐成长为种植专家。
在阳春合水镇营讯村的田边,记者见到了正在田头指导农户种马铃薯的谢锦谋,他是阳春市农业局派到基层的技术员,将与惠州一家公司的技术员一起,负责那片110多亩田地的技术指导工作,从播种、施肥,到灌水和田间管理,都要全程负责指导,而农民只需要按他们说的做就可以了。
也是在营讯村的一块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种马铃薯的农科员黎运方,他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马铃薯种植能手,每年冬季,他都要租几亩田来种马铃薯,他种出的马铃薯产量、口感、形状都要高人一筹,这都得益于他过人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可早些年,他还是个对马铃薯种植只略知一二的普通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术,都是专家、技术员细心指导的结果。”他笑着说。

涓涓渠水灌农田润心间

阳春多山,河水、山泉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早些年,由于没有完善的农田灌溉渠道,在不少地方,农民只能一担一担把水挑到田里,或者只能眼巴巴看着汪汪泉水流走。近几年,阳春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广修引水渠道,即使冬季漠阳江上游水利灌溉工程不放水,但通过引水渠将地下水和山泉水抽引到田里,也基本能满足农民冬种用水需求。
阳春市农业局副局长张永乐介绍,最近四五年间,阳春投入到水利建设项目的金额已超过1亿元,每个乡镇都有农田基本建设项目。今年共有5000多万元水利项目正在建设,其中阳春潭水镇就有4个项目。 

涓涓渠水流进了农田,也滋润了农民的心田。阳春三甲镇罗村的罗村垌,有一片广阔的农田,土地平坦、肥沃,但前几年由于缺水,冬种生产经常受影响,当地农民十分无奈。今年该村农田水利设施投入运行后,大片良田农作物产量猛增,并成功申报了阳春市首个全国粮食高产示基地。“政府的好政策、好措施,真正让我们农民受益不浅。”村里一位农民感慨说。

政府示范监督很关键

阳春冬种从最初的小麦到如今的蔬菜、瓜果、薯类,每一步都是政府部门带头示范引导的结果。今冬,为进一步调动农民冬种的积极性,阳春市农业部门又在合水、三甲、松柏等地建立了冬种示范点,以种马铃薯为主。同时,还成功引进外地客商,来阳春种植马铃薯,也对农民起一定示范作用。
“建立示范点非常关键,一方面对农民有带动和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对品种进行实践研究,为今后推广提供依据。”阳春市农业局一位技术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示范点采用的马铃薯品种为紫罗兰8538,每亩种4500-5000棵,预计亩产5000斤左右。
每年冬种前,阳春市有关部门就要开会研究部署,明确责任,结合示范点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围绕哪个地方种什么好、种什么品种好、怎么种好等农民关心问题进行解答。
在加强技术指导和示范的同时,阳春每年都特别重视农资打假,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农民一旦使用了假种、假药、假肥等,不仅数月辛苦白费,而且其产品还极有可能危害广大消费者,因此我们每年都要下大力气抓农资打假工作。”张永乐说。
任绍华 黄娟娟 吴建光 林琨 伍志雄 
Tags:农民的 路人 责任编辑:帅气送水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慈善是阳光,沐浴美德成长 [下一篇]打造市场为农产品谋销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