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党政一把手畅谈今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保增长
江城:在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
银岭科技产业园和埠场环保工业城是江城工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载体,江城将集中全区优势资源,举全区之力推进两个园区的开发建设,增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企业集聚规模。目前,《江城银岭科技产业园鼓励企业加快投资建厂实施办法》已出台,企业投资积极性很高。推动江城第三产业发展方面,首要任务就是积极配合推进开阳高速阳江互通立交及连接线、“一河两岸”、“城南新区”等项目建设和市政设施建设。
阳春:着力推进五大项目
“五大重点项目”是今年阳春谋求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一是以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和南山工业园为重点的工业项目;二是以潭水现代农业园区和合水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的农业项目;三是以抽水蓄能电站为重点的能源项目;四是以春湾海螺水泥和春湾水泥厂为重点的建材项目;五是以云阳高速公路、阳春大道二期、东湖国际会展中心、阳春温泉度假村、阳春碧桂园、高冲岭、“一江两岸”为重点的城市经济发展项目。
阳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
阳东今年经济工作着眼点在“保增长”,依托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三次产业发展。首先是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广东阳江经济开发区内的四条主干道,使325国道沿线的工业园区连结为一个有机整体。城镇建设方面,阳东将分片分期逐步推进与城区相连的区域开发建设,做好与市区的对接,同时,依托阳江核电、国家级中心渔港等项目带动,加快重点中心镇的开发建设。
阳西:“风助火势”做大工业堆头
今年阳西将有“两把火”烧起来。一是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批入园项目年内建成投产;二是阳西电厂1、2号机组将投产发电。适逢《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必将“风助火势”,壮大阳西工业规模。
海陵岛试验区:争取新上马一批高水平的项目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海陵区今年的工作重点。目前,全区在建和拟建重点项目13个,概算总投资72.63亿元,全部是旅游综合开发和环境整治配套项目,包括闸坡颐景花园二期、闸坡污水处理厂、阳光半岛国际度假酒店、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配套工程等。
高新区:加快建设省级双转移示范园区
经过体制理顺和资源整合之后,高新区拥有了新的发展资源。高新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是: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征地进度,确保园区项目开发建设用地。年内计划在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征地约500公顷,以满足入园项目的用地需求。目前正全力抓好广州昊天、深圳泰邦、嘉吉粮油二期等14个重点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
保民生保稳定
江城:统筹兼顾 强化保障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保障教育经费落实,在英才中学、岗列中学、十三小学等学校增建教学楼,办好城西职业学校,加强推行技校联合办学。实施社区卫生发展规划,鼓励公立医院延伸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强化社会保障,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设白沙等敬老院,积极筹建江城区慈善总会。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力争今年新增就业岗位4000个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8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阳春: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
着力打造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进一步落实信访维稳层级管理责任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着力打造优美自然的生态环境,严格环境准入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力争年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着力打造以人为本的发展环境,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重点抓好农村泥砖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自然村村道建设等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确保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断完善各险种的社会保险,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以上。
阳东:重点抓好“两翻一本一提升”
继续巩固、提升和均衡发展基础教育,重点发挥好阳东一中的龙头带头作用,动工建设阳东第二中学,解决高中学位紧缺问题,并打响阳东广雅品牌,全面提升高中教育办学水平,进一步打好高中教育“翻身仗”;不断健全县、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巩固提高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进一步打好医疗卫生服务的“翻身仗”。按照“边治标,更治本,进而标本兼治”的思路,理顺好、解决好碰到的各种难题,力争尽快解决好县城自来水改造工程。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阳西:奠定和谐之“本”
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一保五难”等民生热点问题,逐步实现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解决好群众看病难问题。逐步实现较大自然村的道路硬底化,进一步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计划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解决10多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依托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举办各种招聘会,为群众创造就业机会。加快阳西第二中学建设进程,并积极筹建阳西第一小学,加快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坚持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创建“两无”活动,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构建信访维稳工作大格局,建立信访与维稳工作的长效机制。
海陵岛试验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引导群众发展水产养殖、特色蔬菜种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利用岛内外出企业家众多的优势,组织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切实抓好劳动就业和培训工作,不断扩大劳动就业范围。确保今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800人,培训农村劳动者3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着手四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工作,改善饮水条件,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指数。切实抓好城乡低保工作,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切实做好五保供养工作,确保老有所养。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切实抓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高新区:加强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继续做好政务、村务、厂务、警务公开工作。狠抓维护社会稳定各项措施的落实,建立和完善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推动社会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建设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提高合作医疗覆盖面。切实做好乡镇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加大警力投放,建立治安联防机制。妥善处理好被征土地农民的相关工作。
本报记者/许晓峰董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