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全市16万多亩农作物受旱
2009-05-20   来源:淮南农批网  作者:yang   字体:【 】  浏览:56次   评论:0


yj0520a103
未来几日如无明显降雨旱情将会扩大
本报讯(记者/陈军 通讯员/陈邺)进入5月份以来,我市各地无明显降雨,持续晴热天气致使全市16.26万亩农作物受旱,占春种农作物总面积的9.5%。目前,我市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正组织开展抗旱工作。
据了解,当前旱情较严重的地方包括海陵岛及阳东县新洲、大沟、红丰,阳春市春城、马水、岗美等地。从受旱作物品种来看,早稻和花生的旱情最为严重,受旱面积分别为5.56万亩和6.5万亩。农技人员分析认为,目前我市早稻已进入拔节成胎期,花生进入荚果膨大期,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未来几日仍无明显降雨,旱情将会进一步扩大。
前日,记者来到阳东县新洲镇旱情较严重的龙潭村,看到当地相当一部分水稻及花生等农作物因为缺水面临减产。部分花生地的土壤表层被太阳烤得发白,有些稻田已经出现龟裂。在田头,记者见到龙潭村村民吴廷茂,他正在抽水浇灌稻田,渠水通过160米长的塑料管从远处的渠道缓缓流到地里,那些已被烈日烤得奄奄一息的禾苗正在喝着“救命水”。吴廷茂说,他的两台抽水机已经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
新洲镇今春种植水稻8000多亩、花生1.3万亩,目前这两大作物的受旱面积分别达4740亩和10090亩。日前,新洲镇政府已划拨8万元专款,作为抽水机的燃油补贴发放到各个村,并派出工作组到各村,组织群众开展抗旱工作。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是造成当前旱情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市水库蓄水量正常,但是能够流到地头的农业用水有限,全市还有约30%的早稻及一部分旱地作物靠天“饮水”。
图:阳东县新洲镇龙潭村一些稻田缺水而出现龟裂。刘再扬 摄

Tags:全市 16万 农作物 责任编辑:yang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阳江市先进工作者名单 [下一篇]检察工作实现新突破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