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蜂王”陈仲业:蜜蜂就是我的孩子
2009-05-20   来源:南平农批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43次   评论:0
■致富经
实习记者//李光正   通讯员/赖蕊萍
编者按
阳江是农业大市,各地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结合地方实际和市场需求,逐步发展起一批特色种养业,推动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本报即日起推出《致富经》专栏,记者走访各地特色种养户,讲述他们勤奋致富的故事,敬请读者关注。
6日上午,记者在阳西县塘口镇同由村永丰自然村见到了“蜂王”陈仲业,他抱着小孙女在前面引路,带着我们走进蜂箱环绕的树林里。放眼望去,林荫中,一个个新的、旧的木制蜂箱很有规律地摆放着,数也数不清。置身蜜蜂“嗡嗡”声中,记者感受到初夏农村勃勃生机。
陈仲业打开蜂箱,熟练地取出一块竖放着木板,上面满是蜜蜂,他说这个品种叫“中蜂”。蜂王飞了出来,他赶紧把木板放回去,不一会儿,蜂王又钻进木箱里。陈仲业盖好蜂箱,对记者说:“每个蜂箱里都只有一个蜂王,如果它飞走,这箱蜂就完了。”
在一旁的村团支书姚良开也说:“养蜂人最要紧的是保证一个蜂箱里只有一只蜂王,多了就得另分一个蜂箱,或者是把它放走。”他是村里养蜂人中年龄最小的,才27岁,5年前开始养蜂,如今有80箱;而陈仲业是当地的“蜂王”,已经养了三十多年的蜂,现在有110多箱。
养蜂人最喜欢冬季,因为“冬蜜”纯度高,保质期长达四五年,自然价格也高,近两年的收购价是每斤13元以上,零售能卖到每斤25元以上。其他季节出产的蜂蜜,被养蜂人叫做“水蜜”,保质期一到两年,但价格和“冬蜜”差不多,收购价至少得每斤10元。
今年48岁的陈仲业,从开始只有一两箱蜂养起,慢慢到十几箱,上百箱,最多的时候养了170箱,他养蜂的经验十分老到。姚良开虽然只养了几年蜂,但他也觉得养蜂不难。他说:“我花了半年时间在村后的羊桥山召了20箱蜂,到年底就繁殖到了100箱。”但他们并不需要那么多蜂。
   “养蜂不在于数量多少,养得多不一定赚得多。”陈仲业说,因为养蜂有风险。虽然养蜂不累,没什么重活,但你要够细心,定时检查蜂箱,防止害虫,防止农药,防止多出蜂王,防止蜂箱被盗,防止蜜蜂生病。姚良开说:“2005年,我们养蜂人受了损失,那年幼蜂发病,用青霉素也不见效,我的蜂只剩下两成,村里有人养的蜂全军覆没”。
去年,陈仲业共收了5000多斤蜂蜜,其中“冬蜜”2000多斤,光蜂蜜就能卖6万多元。再加上很多果园要请蜜蜂去采花授粉,一箱蜜蜂忙上一天,他能赚30元钱。除去七到九月需要给刚繁殖出来的幼蜂喂蜂蜜的成本,每箱9斤蜂蜜,共一万多元,陈仲业在养蜂上纯收入五六万元。
现在,漫山遍野的桉树开花了,成群结队的蜜蜂采回的都是桉树蜜。陈仲业说:“冬季出产的是鸭脚木蜜,能治疗肾结石。”养蜂人都知道,早上用温水泡蜂蜜喝能养胃,蜂蜡可以给禽类拔毛。陈仲业说:“我的子女都在外面工作,我现在把蜜蜂当成我的孩子,精心照料,养蜂能赚到那么多钱,我很满足。”
Tags:蜂王 陈仲业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扎根农村的农业专家杨明 [下一篇]程村农家书院“书香”飘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