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扎根农村的农业专家杨明
2009-05-01   来源:池州农批网  作者:admin5   字体:【 】  浏览:50次   评论:0


A042933
   很多人以为,所长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去指挥别人的,然而,有这样一位所长,他经常下乡,跟农民一起交流探讨如何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这样的生活不是一天两天,有时候一年六七个月都是如此,但他却乐在其中。“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如果让我干别的,我还真干不来。”他说。
如今已51岁的他,仍然在这方他热爱的土地上挥洒着汗水。他,就是阳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劳动模范杨明。

下乡成为生活习惯
“技术员的基本工作都是在农业示范区进行新品种试验,如果有优良品种就会在各县市推广。这个推广的过程除了对农民进行栽培技术培训,还会有一个田间指导的过程。”杨明说。
下乡的时候,杨明一大早就前往下属乡镇农业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示范,除了发送各种科技培训资料之外,还向农民介绍推广优良品种、信息与栽培技术经验。中午稍稍休息一会,又要顶着炎炎烈日奔赴下一个目标点。忙了一天之后,他还要在办公室里整理技术经验,他说每天晚上整理完资料之后倒头就睡,很少有娱乐的时间。
这样的经历让杨明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像马水桔、水稻、南药等的推广,不仅仅让农民从中获得了收益,对于杨明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杨明说:“只有在交流探索中,我们才能了解到哪些作物是抗病高产的,这对于技术研究也是一种促进”。

业余研究硕果累累
在阳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试验田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马水桔、水稻、龙眼……杨明总能从这些农作物的培育过程中发现一些可研究的东西,比如农作物的管理技术、栽培经验等等。
“我从没有为写这些东西而去工作,只是有时间了,就去琢磨琢磨,能够给农业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据杨明介绍,研究成果的“丰收年”在2002年。2002年他有多篇研究性文章登在省级刊物上,其中有关于龙眼、粉蕉、水稻的培育经验。他说:“都是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的,平时多留心一些就能有这方面的收获。”
和省农科院专业人士的交流与探讨也是杨明获取经验的途径,他说道:“很多新品种,像杂交水稻Ⅱ优3550等,都是经省农科院介绍推广,我们在下乡的过程中进行再推广。”
获奖感言:不能因自己有了一点成绩就停滞不前,只有比以前做得更好,才能让群众信服你。

Tags:农村的 农业专 杨明 责任编辑:admin5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黄龙云在阳春指导学习实践活动时.. [下一篇]“蜂王”陈仲业:蜜蜂就是我的孩子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