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大堤通车,孤岛变半岛
2009-10-05   来源:中卫农批网  作者:阿婆扶我过马路   字体:【 】  浏览:42次   评论:0


图:黄思康讲述当年修建海陵大堤的情景。梁文栋 摄
建国60周年之口述历史·海陵大堤
帝子南来竟不回,海陵荒冢对斜晖;涛声漫诉兴亡恨,风啸空增洋海威;且喜望天勤水利,更惊穷垌养鱼肥;千斤亩产期明日,一道长堤接翠微。 ———陶铸《访海陵岛》
口述者:
庞积通:80多岁,原阳江县县委委员兼海陵公社党委书记,海陵大堤建设总指挥。
黄思康:87岁,原阳江县水电局工程师,全程参与海陵大堤设计,建设。
■整理者:张健青 黄娟娟
陶铸的《访海陵岛》,至今庞积通依旧能够背出来,记忆太深。1958年春,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率一行20多人到海陵岛视察农业工作,庞积通负责接待工作。一天晚上,陶铸的助手从陶铸房里拿出来一份手稿,上面写的就是这首《访海陵岛》。
庞积通告诉我们,视察期间,陶铸到过大角湾一带。当时,大角湾一片荒凉,岸边长满了“勾刺树”。陶铸和陈郁、李坚真等三位时任省领导走到一棵树底下开起了小会———他们三人开会就相当于“省委决定”。十几分钟后,陶铸缓缓踱步过来,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修建海陵大堤!要知道,当年海陵去一趟阳江县城是多么曲折,早上出发,渡船、步行、汽车等交通工具更换,转折到阳江县城已是傍晚时分。
忆起当年建设海陵大堤的光景,黄思康说那是一场漫长的苦战。1958年6月,当时在阳江县水电局当技术员的黄思康临危受命,要一月内完成海陵大堤的测量。黄思康不敢怠慢,带着30多位技术人员下海陵,分水陆两小队,上到漠阳江出海口北津一带,下到溪头对面的暗龟村进行潮水、水深等数据测量。“可说是日夜赶工,全靠人手测量,大腿深的泥潭也要淌下去。20多天后,当我把图纸带回局,大家觉得不可思议。”黄思康说。
不想,海陵大堤设计的担子还是压到黄思康肩上。黄思康和十几位技术员蹲在海陵又是一个月,翻资料,看地势、观潮涌等,最后敲定海陵大堤“宽8米,可两车对开,堤面高出潮水最高点1米(平日最大潮高约4米),预计用土100万方,石头40万方”。
1958年8月初,海陵大堤开始修建,黄思康作为技术员,跟踪整个工程的进展。可开工一个星期就出现问题,当天倒下填海的石头、泥,第二天就被海水冲走了,连续三四天都这样,大家心都凉了,这怎么办?负责设计、施工的人赶紧开会讨论,决定大堤外侧建一缓坡,缓坡和内侧全部用石块堆砌,施工时就是一边往两边抛石,一边往中间倒泥。事实验证,这方法是可行的,后来整条大堤都是这样浇灌的。
修堤条件是艰苦的,工人吃、住在工地。分设大洲、暗龟、平冈等三个工地,三个工地工人加起来有1万多人,大洲主要是取沙泥,暗龟、平冈则分别开凿石、海泥,用渔船运到大堤施工现场。据统计,为修建海陵大堤,海陵岛有两座山都挖平了,用了47万方石块,泥土也动用了118万方。
而那时,大堤现场也没有什么起重机,是靠人肩挑手提,一担石头一担泥,将堤砌出来的。黄思康告诉我们,那时正是“大跃进”,口粮缺乏,不少工人因为饥饿,腿都水肿起来了。“当时我每个月有23斤粮票,拿出5斤分给工人,剩下的自己吃也是紧巴巴,一年下来,一个百二三十斤的汉子只剩九十多斤。”黄思康说。
修堤最担心、害怕的就是台风,偏偏海陵岛每年总有四五次台风经过。当时,修堤的工人就是搭个木棚住在工地上,台风一来,整个棚子摇摇欲坠,害怕了,大家抓被子一起跑出来,那场景想起都心酸。但最揪心的还是台风一刮,修建好的又被吹断,大家多日的辛劳就这样没了。
1965年6月,大堤基本可通车了,不想一个月后又遇到一场12级台风。1965年7月15日,早上六时多风已有八级,黄思康急忙往大堤上赶,赶到工棚时水已有小腿深。疏散工人后,他在工地一旁避雨,眼看着风越刮越大,海水一个翻滚将大堤旁的渔船砸在堤面上,心紧缩着,担心风会吹断大堤。但,他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大堤被吹断了10多米……
1966年7月,长达4625米的海陵大堤正式通车。在正式通车前,1965年8月,陶铸再一次来到了海陵岛,那时台风刚过去不久,大堤吹断的地方还没完全修补好,来到断口处,陶铸走下车,步行走过去,站在堤面,回头一望,微微一笑,“一道长堤接翠微”变成现实了。
在大堤修建前,海陵岛是一个孤岛,七成的海陵人都没有到过阳江县城。大堤建好后,海陵人跨过大堤,走向阳江县城,走向更多更远的地方,做生意,访友。海陵人走得更远了。

Tags:通车 责任编辑:阿婆扶我过马路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用3年时间为170个贫困村“摘帽” [下一篇]黄龙云:阳江港应作为工业港来规..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