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大豆加工企业频抛“橄榄枝”
2009-12-01   来源:乌鲁木齐农批网  作者:月光莫利亚   字体:【 】  浏览:45次   评论:0
  全省大豆需求缺口超过95%,我市大豆种植业临新机遇
  本报讯(记者/陈军 通讯员/梁启用)“种大豆就怕没有产量,销售根本不是问题,只要有货,加工企业会找上门收购。”笔者日前从市农业局了解到,华农大豆新品种在我市试种成功并获得丰收后,引起了市内、深圳、广州乃至香港等地多家企业的关注,纷纷联系华南农业大学和我市农业部门,拟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在我市选址建立优质大豆原料生产基地。
  华南农业大学大豆项目推广负责人刘玉涛博士介绍,中国大豆需求缺口在75%以上,广东省大豆需求缺口更大,超过95%。华南地区温热多雨,大豆每年可以种植两造,但是由于优良品种匮乏、产量太低等原因,近几年南方大豆种植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华南农业大学大豆课题组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已经选育出了华春3号、华夏3号等10个适应南方低磷红壤土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均已通过国家审定。这些品种产量高、质量好,明显超过国外进口的转基因“洋大豆”和国内的普通大豆品种,是豆制品加工企业的上等原料。
  据测算,目前全市可以间作、套种大豆的旱地和山坡地至少有100万亩。按照每造每亩平均产量350斤计算,如果能够在全市成功推广100万亩大豆,那么每年可以生产出35万吨高蛋白优质大豆,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6亿元。此外,这些大豆每年通过根瘤菌固氮可产生约1万~1.5万吨有机氮肥,相当于10万~15万吨硫酸氨的含氮量,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换算,相当于节省了7000万元~9000万元的肥料投入。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新品种大豆亩产量翻番,意味着亩产值有望达到1000元以上,在当前大豆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这种收益水平对相当一部分农民都具有吸引力。眼下最紧要的工作是依托我市环境资源和华南农业大学科技优势,确定一批大豆原料生产基地,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我市大豆种植业发展。
  目前,市农业局正在与华南农业大学深入对接,计划明年春季大面积推广新品种大豆,并以乡镇为单位成立一批大豆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户融入产业、脱贫致富。
Tags:加工企 责任编辑:月光莫利亚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我们是为村民跑腿做事的 [下一篇]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