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
2011-02-25   来源:新乡农批网  作者:兽人飞   字体:【 】  浏览:47次   评论:0

上月刚建好通往红五月农场场部的公路。叶其宗 摄

本报记者/任绍华 林琨    通讯员/敖友弟 尹怀良 

上月30日,从站港公路通往红五月农场的进场公路正式剪彩通车,这标志着阳江农垦所属农场所有的进场公路全部实现硬底化。近年来,阳江农垦不论是通往各农场场部的道路,还是通往所有生产队的主干道,基本上都实现了道路硬底化。通畅的公路网络,缩短了边远的农场与城市的距离,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运输快捷便利,农场职工及周边村民的出行也更方便了。

道路差一度制约农垦发展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这曾是阳江垦区许多农场道路的真实写照。因为道路路况差,而且大多又是土路,农场职工出行十分不便,生产的农产品难以运出去,生产物资也难以运进来,道路的不畅顺制约着垦区各农场的经济发展。

从站港公路到红五月农场场部,不足10公里的路程,以前是土路,路面凹凸不平,每遇下雨天,到处都是深深的泥水坑,农场职工戏称该路为“泥水路”,有时连小车都没法通行,即使能通行,人坐在车里的感觉就像是在跳舞,颠簸不堪,几公里的路程,需要花费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走完。

道路路况差除了影响农场职工及周边农村居民的出行外,也大大制约了农场及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红五月农场职工介绍,进场道路硬底化以前,从外面请货车运物资进出农场,运费都格外要高出许多。“几年前,我们常为卖荔枝、橘子而发愁,每年因道路颠簸不畅造成大批农产品的损失而感到心疼。”一位该农场附近的果农深有感触地说。

红五月农场场长梁贤锋介绍,以前由于进场道路差,许多企业想到该场投资,但到实地考察后很多人便打消了念头,对该场招商引资影响很大。而且即使是泥路,但为了保证能达到行车的基本通行条件,该场每年还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用于泥路的保养和维护。

早些年,阳江垦区许多农场的道路,大多与红五月农场的道路相似,路况差既影响了农场的交通,也一度成了各农场经济发展的障碍,农场职工对加强道路建设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

5年投6000多万元建公路

阳江垦区胶园大多地处山区,进园道路狭窄,崎岖难行,摩托车都没法通行,职工运送肥料、收割胶水等,都要靠肩挑背扛步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改造胶园道路也一度成了农垦职工的迫切愿望。因此,除了农场场部和生产队的道路建设外,阳江垦区各农场近年来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加强胶园道路建设。

2006年起,垦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村村通公路”的政策机遇,竭力筹措配套资金,5年间共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队队通公路”项目建设,完成了261公里的公路硬底化建设,其中农场场部出入口主干道路全部达到三级公路标准,场部到各生产队的道路绝大部分已实现硬底化,逐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据了解,仅2010年,阳江垦区公路计划建设项目就达54个,公路里程122.7公里。目前已完成公路建设项目28个,完成公路里程81.2公里,在建公路项目26个,在建公路里程41.5公里。今年,阳江垦区还计划完成65.2公里的道路建设任务,届时垦区各农场生产队之间的道路将全部实现硬底化。

短短5年时间,投入数千万元用于道路建设,这对垦区各农场都是不小的压力。尤其是2008年,阳江垦区相继遭遇特大寒害和“黑格比”特大强台风双重打击,经济损失惨重,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恢复发展期。“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勒紧裤腰带,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将道路建设这件民生大事进行下去。”阳江农垦局局长李大胜说。

通过垦区上下几年的努力,如今,即使农场的胶园道路,基本上都已开辟了土路,职工骑摩托车可直达工作岗位。
好路造福职工也方便村民

阳江垦区道路的根本性改善,不仅造福了农垦职工,也给周边农村居民带来了极大便利。

从站港公路到红五月农场场部,以前土路时需要半小时车程,如今只需短短6分钟。“现在这条路终于从以前的‘泥水路’变成真正的水泥路了!”该农场的职工高兴地说。现在,一些大型奶牛养殖场、养猪场等项目也相继签约落户到该场,为该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织农场,场部的一位退休职工告诉笔者,自从该场“凤凰大道”建好后

,场部到阳西县城的公交车也开通了,路旁还建有候车亭,农场还帮他们买了公交车月票,每天都有几趟公交车来往于农场与阳西县城之间。现在他们出入县城非常方便,真想不到地处偏远的农场也能享受到城里才有的便捷公交服务。

据了解,阳江垦区今年除了要争取完成余下的60多公里的公路建设任务外,同时还要完善各农场主干道两旁的景观绿化、重要路口的标识等,把农场的主干道打造成宣传农垦企业形象、展示农垦现代农业和田园风光的靓丽风景线。

“公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造福工程,也是最能让职工群众直接感受到温暖的民心工程,同时还是农场发展经济的基础工程。”李大胜说,过去五年,阳江农垦道路硬底化从无到有,再到基本实现“队队通公路”目标,圆了农垦人几十年的梦。今年是“十二五”开局年,阳江农垦要充分利用中央和省支持农垦发展的优惠政策,打好基础,练好内功,加快脚步向幸福垦区目标迈进。

Tags:水路 成了 水泥路 责任编辑:兽人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潭水春耕:已种下花生蔬菜作物3000.. [下一篇]十二五期间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若干..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