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三甲结合复产大力发展冬种
2011-02-25   来源:义乌农批网  作者:桃桃   字体:【 】  浏览:64次   评论:0

去年冬种面积1.5万余亩,预计生产收入3000多万元


三甲群众种植的马铃薯丰收在望

本报讯(记者/胡小升 梁宗具)“过20多天,我的3亩冬种马铃薯就上市了,估计每亩纯收入3000多元,一造下来可赚上万块钱。”前日上午,在阳春市三甲镇罗村罗村垌,村民黄德松指着他的马铃薯地高兴地说。这片曾在“9?21”春南特大洪灾中受浸的土地,如今披上了广袤的绿妆,成为阳江市千亩冬种马铃薯示范基地。

为了弥补“9?21”洪灾的损失,去年,三甲镇委镇政府充分利用救灾复产的契机,强力推进冬种生产,取得史上最好的成效。镇委书记余秀坤介绍,全镇现有冬种生产面积15600亩,同比增长18.5%,创历史新高,种植面积占适宜冬种总面积的86.7%,其中蔬菜8000亩、马铃薯2000亩、番薯3000亩、玉米2000亩。目前,该镇冬种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预计,去年冬种生产收入3300万元,农民仅该项收入人均比上年增收210元,同比增长23.8%。

“对农户来说,冬种的关键问题是能否种,怎样种,如何卖。这就需要政府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和服务。”三甲镇镇长黄家新说。该镇专门组织工作组进村入户做农户的思想工作,并先后在去年10月和11月召开冬种动员会和现场会。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术讲座、深入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向农户推广应用冬种技术。去年9月以来,该镇举办冬种生产技术培训班8次,培训农民达2300人次。该镇还为发动起来的部分农户免费耙地,无偿提供一定数量的种子和肥料。去年9月以来,全镇发放冬种种子7600多公斤,价值32万多元。

该镇着力打造高生产水平和高科技水平的两大示范点,即罗村垌马铃薯种植示范点、大垌北运菜种植示范点,四大片即以罗村、新楼、新坡为马铃薯种植片;三圩、中心、大垌、双和为蔬菜种植片;曲江、新楼、新坡、大新、庞洞、庞北、中寮为玉米种植片;山坪、黎冲、京冲、丰垌、岳冲为蕃薯种植片。以点带面向周边地区辐射,让农民清楚地看到冬种效益好、有奔头。

农产品销售难是长期制约冬种的“瓶颈”之一。该镇把冬种产品营销与冬种生产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一方面,想方设法拓宽销售渠道,搞活农产品流通。镇农办和有关部门赶在秋冬种工作的播种季节,就组织人员走出去,广泛深入地调查市场需求信息。另一方面,该镇将原有一个小型市场完善成占地900多平方米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吸引了许多农贸经销商前来洽谈购销订货。同时,该镇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农户+基地”的订单农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让农户真正吃上“定心丸”。
左图:

Tags: 责任编辑:桃桃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阳江今年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下一篇]阳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