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推进扶贫开发帮扶群众脱贫
2011-05-27   来源:廊坊农批网  作者:ganfei   字体:【 】  浏览:81次   评论:0

  ——全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会议受表彰代表发言摘登

编者按:在昨日上午召开的全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会议上,先进县(市、区)、先进村帮扶单位、先进工作者、先进村支书各1名代表作了经验介绍,值得各地各单位学习借鉴。现将他们的发言摘登如下。

阳东县 实施产业扶贫确保长期稳定脱贫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阳东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贫困村集体经济加快壮大,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提升,贫困户增收致富步伐加快,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去年,该县脱贫的贫困户有829户,脱贫率达59.6%。该县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个关键的措施是从产业扶贫上着力,确保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

该县一是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如塘坪镇马尾村引进贵仕养殖公司,扶持32户贫困户发展生猪等产业,并带动300多户农户参与,户均增收4600元。二是依托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形成规模产业。如合山镇那石村建设发财树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和周边农户参与种植,形成一定规模的花卉长廊,预计户均增收4000元。三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如东平镇沙坪村成立仙井种养合作社,带动20户贫困户种植火龙果、养殖“仙井”品牌鸡等,户均收入12250元。四是依托加工厂,促进劳动力就近务工。如大八镇大陂村利用丰富的竹子资源开办地拖厂,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4500元。

此外,阳东县还从组织上着力,确保帮扶责任落实到人。从加强基层党建上着力,由帮扶单位派选干部206名驻村“贴身”帮扶,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位。从健全机制上着力,确保“双到”工作扎实开展,加强对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的考核。从宣传发动上着力,确保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帮扶对象主动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市交通运输局 发挥交通优势勇当扶贫先锋

“要想富,先修路。”自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市交通运输局不但做好挂钩点的帮扶工作,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帮助全市贫困村建设硬地化道路。去年,市交通运输局想方设法筹集3960万元,完成了264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为当地群众提供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服务地方发展,为我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该局牵头帮扶的阳西县新圩镇田安村,帮扶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帮扶单位的努力下,2010年田安村村集体收入从帮扶前的1200元大幅增加到4.12万元,有31户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到2898元,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在帮扶工作中,该局注重探索扶贫新模式,促进帮扶工作新发展。帮扶单位筹集9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12亩种养基地,其中养猪场30亩、鱼塘17亩,种植基地65亩。养猪场的建设不但增加村集体的收入,还为部分贫困户解决了就业。种植基地带动24户贫困户种植尖椒共75.4亩,有16户贫困户饲养生猪共130多只,有效帮助了贫困户逐步摆脱贫困。

该局领导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并落实具体责任人。选派了3名干部长期驻村开展工作,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建立了50户贫困户档案,为实施“一户一策”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该局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去年发动干部职工捐款15643元向田安村贫困户献爱心,并在广东首届“扶贫济困日”发动员工捐款130多万元,支持扶贫开发工作。

市政协机关驻村干部莫起焱 勤勤恳恳驻村兢兢业业干事

莫起焱是市政协机关派驻阳东县大八镇良爱村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驻村工作组组长。一年来,他带着荣幸、责任和压力,带领驻村工作组勤勤恳恳驻村,兢兢业业干事,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去年,良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3.72万元,有28户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了2500元以上,脱贫率达80%。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帮扶单位以及驻村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驻村工作中,莫起焱常带领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沟、渠、路、桥、涵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走村到户,分析贫困原因,制定帮扶措施。由于基础工作抓得早、抓得实,良爱村是全市最早落实村集体经济项目的贫困村之一。

莫起焱坚持做到沉得住气、受得了气、不能泄气、不能骄气、胸怀正气,为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帮扶项目的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坚持一手抓扶贫,一手抓党建,引导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他扎实推进帮扶项目的落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积极推动立体淡水养殖场、农经服务站集体帮扶项目,饲养山羊、猪、母牛、鹅等个人帮扶项目的落实,以及良爱小学配套设施、道路硬地化、农村饮水工程、蓄水灌溉水陂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阳春市春湾镇井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冼业龙 争当致富领头雁甘作群众贴心人

在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前,阳春市春湾镇井坑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经过帮扶单位一年来的努力,去年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8200多元,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成为阳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作为井坑村领头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冼业龙在带动村民致富中功不可没。

冼业龙带头学习实用技术,努力提高村民劳动技能。多次组织村民开展蔬菜种植、绿化树种植培训,带头学习种养技术。近年来,他靠加工黄豆制腐竹增加家庭收入,在摸准路子,尝到甜头后,就挨家挨户去发动群众,并传授他们腐竹加工手艺。现在,全村共有腐竹加工厂8家,有60多名村民专门从事腐竹加工、肉猪养殖,家庭年均增收4000多元。

他带领井坑村打造特色主导产业,打造全镇绿化树基地,发动全村群众种植绿化树,其中47户贫困户种植绿化树110亩。他带领全村打造无公害蔬菜基地,目前全村蔬年种植面积330亩,其中贫困户种植蔬菜50多亩,有62%的贫困户实现脱贫。他还积极招商引资,找来投资商开发采石场,预计投产后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入5万元。

冼业龙还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着力改善民生。他带领村干部积极配合帮扶单位筹资77万元铺建硬地化村道,修筑排灌渠,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完善自来水管道。他在村里建立教育基金会,筹资3万多元建立井坑小学 “希望家园”,资助9名高中以上贫困户学生。

Tags:扶贫开 扶群众 责任编辑:gan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德国怀疑芽苗菜是肠病疫情传染源 [下一篇]《阳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