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1497户泥砖房贫困户住进新房
2011-06-14   来源:黑河农批网  作者:陈健   字体:【 】  浏览:48次   评论:0

阳江“6·30”扶贫善款使用成效追踪报道之3


塘坪镇马尾村16户泥砖房住户全部住上了新房。

“爆竹声声谢党恩,喜气洋洋进新宅”,这是合水镇军迳村平窑自然村村民苏家胜的新居入伙对联。去年底,苏家胜一家从泥砖瓦房搬到了两层楼高的新居,入伙对联表达了他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去年以来,在扶贫善款资助下,我市农村贫困户泥砖危房改造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有许多贫困户像苏家胜一样,住上了舒适的新家。

记者从市民政、农林部门获悉,去年,全市共安排扶贫济困捐款820多万元用于贫困户泥砖危房改造,资助户数共1497户。其中,市级安排400万元善款改建了800户贫困户的危房,建房面积达5.3万平方米,解决了2872人的住房难问题。各县(市、区)、各帮扶单位拨付了420万元善款用于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

据市农林局有关人员介绍,我市地处沿海,每年的台风暴雨较多,常常威胁着居住在泥砖房的困难群众。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帮助170条贫困村的困难户改建住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去年,扶贫济困日活动引领了社会各界加大对贫困户危房改造的投入,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明显。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市泥砖房改造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政府提供的善款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在进行该项工作时,不少农户认为,政府提供的启动资金,坚定了他们兴建家园的决心。经过政府引导和广泛宣传,群众观念从‘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他们积极参与、多方筹资,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农林局有关人员说。

除了帮扶资金及时到位外,加强检查督促、完善工作管理机制以确保资金安全使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介绍,为确保全市农村贫困户泥砖危房改造工作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成立督查小组,每月定期对全市各县(市、区)开展农村贫困户泥砖危房改造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主要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各县(市、区)进一步完善农村贫困户泥砖危房改造资金管理、建房户档案管理、质量管理等工作制度,并组织力量重点对建房户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确保列为扶持的建房户补助资金真正得到落实。

▲▲ 带动效应

扶贫济困捐款社会效益显著

市级400万善款带动各方筹资1780万

去年,1497户贫困户利用扶贫济困捐款改建住房,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使农民群众安居乐业,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扶贫济困捐款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市级400万元善款带动社会各界筹资1780万元。

■ 引领社会各界加大对贫困户危房改造的投入

除市集中安排400万元之外,各县(市、区)在扶贫济困日捐赠资金中安排了315万元用于贫困户危房改造。其中,江城区60万元、阳春市70万元、阳东县120万元、阳西县60万元、海陵区5万元。其次,扶贫济困捐款引领了各帮扶单位投入贫困户危房改造资金105万元、贫困户自筹资金1200万元。

■ 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经过镇、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宣传发动,贫困户的亲戚朋友、村中的共产党员、有关企业老板等都行动起来,做到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帮助贫困户建房。据不完全统计,由亲朋戚友投工投劳折款达160万元。

■ 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使贫困户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变,解决了群众想建房但缺乏资金的难题。扶贫济困善款缓解了群众建房资金压力,让他们能够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上,激发他们发展经济、奔小康的热情,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 提高民居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扶贫济困善款用于农村贫困户泥砖危房改造,使农户搬迁到新建的结构安全、实用房子,加强了对台风、暴雨和其他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

▲▲ 现场探访

新家新生活

近日,记者前往阳东县塘坪镇马尾村、阳春市合水镇军迳村,走访了多家在泥砖房改造工程中入住新居的农户,除了生活的变化外,有一个安稳、安全的家,也激发了他们投身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

居住条件:
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新家

一条新建成的水泥道路直通到塘坪镇马尾村沙帐自然村,村子周边绿油油的庄稼和葱茏的树木连成一片,绿意盎然。村道宽阔、整洁,一幢幢漂亮的新楼房错落有致。走进村民陈基雄的家中,我们眼前一亮,这幢一层半的新楼房,宽敞明亮,一楼有四个房间,其中两个房间还配了独立的卫生间。

60岁的陈基雄一提起新楼房,就喜笑颜开。他们一家五口,二十多年来都挤住在一间几十平方米的泥砖房里,阴暗潮湿,一遇上台风,屋顶的瓦片就被掀开,墙壁渗水,整间屋都成了泥水滩。“那时候,脚下是泥,头顶也是泥,正所谓‘天开鹅蛋鸭卵,下雨盘满钵满’。”陈基雄这样形容住在泥砖房的生活。

去年,陈基雄终于在我市泥砖房改造工程中苦尽甘来,在扶贫济困善款的帮助下,他在今年农历二月入住新房子,从此告别了蜗居泥砖房的生活。“如果单靠自己,不可能住上这样的房子。”陈基雄不断地感谢政府对他们的帮助。

生活变化:不再为刮风下雨担惊受怕

和陈基雄一样,在泥砖房住了大半辈子的军迳村迳东自然村村民廖亚合也在去年底盼到了自己的新房子。近日,记者在迳东自然村,既看到了廖亚合的新家,也看到了她曾经居住的泥砖房。

廖亚合的新家是一幢100平方米的平房,有四个房间、一个客厅和一厨一卫。客厅里有红木椅、电视等家具电器,卫生间里花洒、热水器、马桶等一应俱全。而与新房子紧挨着的、廖亚合住了几十年的泥砖房,只有30平方米大,房子墙体已经向外倾斜,墙壁下方布满裂缝,屋顶的横梁已被蛀空。

“只要刮风下雨,我们连个安稳觉都睡不了。”指着屋顶一处脱落了瓦片的地方,廖亚合对记者说。“现在不同,刮风下雨我们也不用担惊受怕了。还有,我们不用走那么远去打井水,在家里就能喝上自来水。家里有了厕所,不用跑出去和别人争厕所用了……”说起搬进新家的变化,廖亚合如数家珍。

思想变化:憧憬更加幸福的生活

安居乐业,先安居,后乐业,在泥砖房改造过程中,这点体现尤为明显。有了新家,仿佛有了一个坚强的后盾,住进新家后的许多农户,开始憧憬更加幸福的生活,并为之努力。

“房子暂时不装修,等今年赚了钱,不仅要把借的钱还清,还要加盖一层。”采访时,陈基雄告诉记者。去年,在村干部介绍下,他的子女出城打工,帮补了不少家计,而种的田地和沙姜也有收成,为他加盖房子增添了不少信心。“以前连住的问题都没办法解决,子女做事情不上心,经常是做三天休息半个月,现在个个都精神焕发。”陈基雄说。

马尾村的卢群英,丈夫去世给了她很大打击,面对建房子的压力,她几度要放弃。为此,帮扶单位和村干部对她做思想工作,并帮助她建猪舍、种植沙姜。如今,卢群英的房子建好了,她的儿子被推荐到技工学校读书。今年,她雇人养猪而自己出城打工,生活、工作非常有干劲。“希望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好。”卢群英说。

▲▲ 整村推进示范点简介

阳春合水镇军迳村

军迳村是革命老区村,2007年定为省级贫困村,全村总户数565户,总人口2257人,贫困泥砖房住户有58户。去年,该村计划改造贫困户泥砖危房16户,目前已投入资金38.4万元,完成22户贫困户泥砖房改造工程。另外还选择了该村的塘边自然村实施整村推进改造泥砖房示范点,计划集中改造贫困户泥砖房17户,目前已有10户动工兴建。该村计划今年内完成所有贫困户泥砖房改造工程。

阳东县塘坪镇马尾村

塘坪镇马尾村有贫困泥砖房住户36户,去年以来,该村已改造、加固泥砖房34户,剩下2户将在今年内完成。另外,该村选择沙帐自然村实施整村推进改造泥砖房示范点,去年5月份,该村全体泥砖房住户搬离原来的房子,在进行危房拆除、平整基地后,该村动工建设新房。目前,占地总面积3200平方米、每户占地80平方米的楼房已基本完工,现有一半村民入住。

阳西县程村镇中北村

中北村是革命老区村,2007年定为省级贫困村,全村总户数426户,总人口1597人,贫困泥砖房住户有29户。去年,该村投入资金55.5万元,对中北村14户泥砖危房贫困户(其中1户单独建设)进行集中改造,按统一规划设计(每户56平方米)、统一施工的模式,新建一条和平新村。今年,计划改造贫困泥砖房15户,目前已有4户动工兴建,年内将完成所有贫困泥砖房改造工程。

阳春春城街道合岗村

合岗村总户数968户,总人口3688人,贫困泥砖房住户有83户(含危房)。2010年该村计划改造贫困户泥砖危房50户,目前已投入资金73万元,完成50户贫困户泥砖房改造工程。另外还选择了该村的上书自然村实施整村推进改造泥砖房示范点,计划集中改造贫困户泥砖房23户,去年已有5户完工,2户动工兴建。该村计划今年内完成所有贫困户泥砖房改造工程。

▲▲ 短评

排忧解难的幸福工程

家,是避风的港湾。贫困时,家是一个窝,哪怕四壁皆空,但只要有个窝,就可以挡住风寒雨雪。然而,对于长期住在泥砖危房的农民来说,头顶的“家”却让他们倍感害怕。新房子,对于清贫的他们来说,是不敢去想的事情。我市通过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提供给他们的这笔启动资金,是希望,也是动力,许多农民依赖这笔善款,积极地多方筹资,农村大地才有无数新家崛起。

家,也是力量的源泉。贫困户拥有了新家,无疑为他们投身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注入了力量。由于有了安稳的家,他们可以安心地出城务工。新家,点燃了他们渴望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我们看到,泥砖房改造的贫困户中,不少人摒弃了“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积极地参与到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当中。“扶贫济困日”善款和各级财政补助的使用,为这些贫困户排忧解难,让他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加入慈善事业当中,为更多像泥砖房改造这样的幸福工程出一份力。

撰文/本报记者 费先霞 摄影/本报记者 周   辑

Tags:1497 房贫困 责任编辑:陈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阳江23所农村敬老院改造升级 [下一篇]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