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农林局表彰先进党支部。
市农林局不断加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近年来,市农林局把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与提高破解制约“三农”工作发展难题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保证了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方针在本系统的贯彻执行,促进了全市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着力提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力
市农林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并强化对党建工作的领导,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和召开党委会议、支部会议,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党建工作,把上级党委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并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这个中心,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惩。同时,研究建立和制订党建工作任期目标,年度计划,进一步健全党群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党组织工作目标责任制,把目标责任制内容落实到党支部, 把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到位。
 冬种玉米丰收。
※page※ 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着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局领导班子十分注重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积极带领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廉政准则》,结合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活动、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等,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注重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积极选派党务干部参加市直工委举办的党务培训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带头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和理论调研文章,带动全局形成讲学习、重学习的良好氛围。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壮大党员队伍
抓好党支部硬件建设,建设完善了党员活动场所,完善电教设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党员电教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课教育。认真抓好扶贫“双到”驻村工作,局领导班子经常深入挂点村开展调研,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抓好“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建”和 “党建带妇建”工作和新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在生产一线、优秀青年和妇女中发展新党员,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该局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的程序和要求,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严格把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强化创新活动形式,着力提高创先争优活动效果。
该局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认真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创造工作新亮点。创新活动方式,组织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扶贫“双到”挂钩村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规定》和《廉政准则》网上知识测试,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党风廉政建设警示片;开展“服务亚运当先锋”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办亚运、促发展,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开展创先争优理论学习研讨和征文活动,深化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思想认识;开展领导点评工作,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总结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有效推进我局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阳江农林业迈上新台阶 一半以上乡镇 拥有特色产业
近五年,我市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克服了冷冻灾害、超强台风、特大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和金融危机的挑战,全市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各项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坚持稳定粮食生产,大力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目前,全市已形成优质粮、南药、蚕桑、花卉、蔬菜、优质水果等十大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主导产品和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一半以上的乡镇有了自己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
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进程,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2010年,市农林局积极落实建设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20万亩供应港澳及珠三角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目标,建设了省级标准果园、省级标准菜园;办起了国家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示范点和亩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培育了阳江市羽威家禽综合开发生产园区、阳江市(合山)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农业示范园区。
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美化绿化生态环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冲刺阶段,力争今年按时按质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十一五”期间,阳春、阳西、阳东等县(市、区)先后成功创建省林业生态县。积极实施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启动人工种植红树林试验工程。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53.1%增加到2010年的54.5%,森林资源保持持续增长。
大力推进畜禽生态健康养殖,保障畜产品市场供应。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适度规模的畜禽养殖所占的比例已达到74%,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保证了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全市已有9家养殖场获得无公害认证,建立起9个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有9家生猪养殖场被评定为广东省重点生猪养殖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我市没有出现重大动物疫病流行,没有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涌现出雅韶镇北津村、马水镇中岗新桥村、织镇鸡乸朗村、春城街道办事处新安村、海陵镇余朝表村等一批“生态型”、“文明型”、“致富型”、“民主型”的新农村亮点工程,辐射带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撰文/梁宗具 黄业崇 邹 颋 摄影/刘再扬 冯贤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