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刘和平:让阳江的园林技术走得更远
2011-09-14   来源:葫芦岛农批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39次   评论:0


刘和平老师近照

阳江职院首个取得博士学位的年轻骨干教师受邀担任北京林业大学访问学者

今年7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刘和平同志,同意接受你为我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研究课题访问学者。” 北京林业大学的一纸录取通知书,落在了阳江职院老师刘和平的案头,正式宣告了该校首位访问学者的诞生。

从全市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将赴北京参加一年学习交流的刘和平,也是阳江职院首个取得博士学位的年轻骨干教师。这是一位思维缜密、温柔大气的学者,说话时透露着和蔼的笑意,舒缓的言语干净利落,而又不失理性的睿智,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刘老师”。

年轻教师成科研“生力军”

2003年,从华南农业大学园林技术专业取得硕士学历后,来自湖南的刘和平带着些许的兴奋与忐忑,开始了他在阳江职院的任教。“阳江的园林技术发展前景很大,现在终于有机会真正投身实际应用,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和自我的完善。”

初出茅庐的他,教学课时不算多。只要一有闲暇,他就琢磨着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付诸于实践。采访中,他的同事陈健瑜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校园里曾经有很多棵开花不结果的龙眼树,后来经刘和平一摆弄,都挂满了果实,让学校里很多师生惊喜不已。

满怀梦想的刘和平,当然不满足于这样的“浅尝辄止”。从2004年开始,他就指导学校的园林协会进行各项实训活动,如插花大赛、嫁接扦插实验、园林知识竞赛等。他还利用课余时间结合阳江实际展开了多项专业研究,如《双肩玉荷包荔枝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研究》、《菠萝细胞培养及其在种质创新上的应用》、《枫香园林观赏品种的引种驯化与选育》等。   
刘和平的园林技术研究,逐渐趋于本土化和专业化。几年下来,他也为学校科研这棵大树挂满了累累硕果:承担市内外各项课题十多项,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同时,他还主编、出版了两本专著。

开设我市首个植物组织培养基地

在阳江职院校园里,有一处幽静的场所:一间办公室用于研究资料的录入,一间是植物组织培养室。培养室的前方,还有一个小花园,傲然生长的牵牛花,姹紫嫣红的月季,青翠欲滴的君子兰,垂落的蛇果和鸡蛋果……一走进去,顿觉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这个小花园,有个俏皮的名字,叫“花果山”。刘和平笑呵呵地说,刚来学校时,用于实训的地方很小。2010年底,学校专门为他和另外两名博士配备了工作室,他就创立了我市首个植物培养基地,通过不断地尝试,把一些外来的品种通过组织培养改良,能够适宜阳江的气候和土壤。

记者随刘和平来到植物组织培养室,墙壁一侧的人工气候箱里,大大小小的玻璃器皿摆了好几层,培养成功的,有玫瑰、百合、凤梨等。“这些培育成功的小苗,通过在‘花果山’栽培,测试是否能在阳江进行推广。但就目前来看,我们的实验初步成功了。”他说。

把各地优质的品种、转换,运用于阳江的园林发展,这也是刘和平的事业和一直以来的兴趣。他对记者说,能够把自己的兴趣当事业一样经营,不得不说是幸福的。“感谢阳江职院对我的培养,希望能够将工作室越做越大,在植物组织培养方面,越走越远。”

能力出色终成访问学者

虽然在园林技术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刘和平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还需要继续深造加以提升。今年初,省教育厅下发了一份文件,要从全省挑选30名优秀教师,到全国重点高校作访问学者,除了进行校际交流外,也是为了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经过慎重的考虑,阳江职院推荐了刘和平和另外几名老师。

在推荐表上,刘和平填写了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园林植物学和观赏园艺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启翔作为自己的导师。“之前学校没有老师被挑选为访问学者,我想试一试看能不能成功。如果能跟张教授做研究,将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他说。

时间一天天过去,漫长的暑假也已经来临。就在他都快淡忘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张录取通知书在7月的一天“降临”,让刘和平高兴不已。他从网上查询录取情况发现,张启翔在全国只接收了4名访问学者,而他就是其中的一个。

如今,刘和平即将启程去北京,开始新的人生旅程。访问学者的日子里,他也早早地进行了筹划。“希望在这一年里,了解国内外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方面的最新动态,从实践上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服务阳江的地方经济发展。”

文/本报记者   陆玮    图/本报记者    刘奕锋

Tags:刘和平 江的园 林技术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阳西加快追赶步伐 推动跨越发展 [下一篇]确保市民吃到放心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