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阳西加快追赶步伐 推动跨越发展
2011-09-19   来源:邵阳农批网  作者:cc.梅子   字体:【 】  浏览:29次   评论:0

——写在中国共产党阳西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阳西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于9月20日隆重开幕!

回首过去,倍感欣慰。过去五年,是阳西县理清思路、凝聚人心、政通人和的五年;是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的五年;是乘势而上、夯实基础、增强后劲的五年。

展望未来,豪情满怀。今后五年,阳西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前景光明而美好。综观国内外形势,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国际产业转移步伐日益加快,我国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为阳西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我省大力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双转移”战略和海洋综合开发战略,构建沿海产业带,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为阳西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全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日益繁荣,社会和谐稳定,为阳西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20多年的积聚发展,阳西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凸现,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美丽的阳西县城。

■辉煌五年
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

五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阳西县委凝聚全县力量,立足县情实际,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圆满完成第六次党代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济指标全面提升。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6.2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4%、27.5%。三大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48.16:26.17:25.67优化调整为2010年的37.92:38.01:24.07。

工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72.3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2.6%。阳西电厂1、2号机组于2009年下半年并网发电,改写了该县无大工业的历史。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已完成首期1500亩的开发,建成投产项目35个。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建成了优质稻、北运椒、西瓜、五彩薯等一批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建成了肉猪、肉禽等一批畜牧养殖基地。海捕产量稳居全省县级第二位,渔业总产量、总产值历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

旅游开发步伐加快。全县形成了宗教文化旅游、温泉旅游、滨海旅游三大特色旅游业。2010年,全县旅游收入2.39亿元,年均增长43.4%。
※page※

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县城面貌日新月异。县城迎宾大道、县城排水排污总渠、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等一批县城重大基础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县城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县城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深入实施,县城品位、人气、形象不断提升。

城乡设施逐步完善。改建省养公路18公里、县道51.3公里、镇通村硬底化公路840.5公里。建设了220千伏坝基头变电站等城乡电网设施,扩大了供水网络。完成23宗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了沙扒国家一级渔港工程建设。

民生福祉得到有效改善

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全县农(渔)民人均纯收入646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1%和18.1%。

就业体系更加完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扶贫开发扎实有效。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7亿元,对全县42条贫困村以及2520户贫困户进行帮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保五难”逐步解决。大力推进农村泥砖房改造、镇通村道路硬底化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等一系列民心工程建设,群众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落实教育有关减免政策,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子女读书难问题。


阳西电厂并网发电改写阳西无大工业的历史。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科教文卫加快发展。扎实推进产学研工作,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新建了阳西二中、阳西职校,扩建完善了阳西一中,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全县中、高考成绩连年攀升,高考总上线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建成了县艺术馆(林德宏艺术馆)、叶秀炯美术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建设完善了一批卫生基础设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

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县政协认真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公检法司工作不断加强,综合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县进程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妥推进,先后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和“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了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网络。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广泛征求意见,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做好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全面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增强。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page※

■宏伟蓝图
建设繁荣幸福新阳西


风力发电成为阳西县新兴能源项目,与火电发展遥相呼应。

今后五年,是阳西县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全力追赶、跨越发展的五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阳西县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将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把握形势大局,适应发展变化,积极抢抓机遇,齐心协力,奋勇拼搏,乘势而上,努力建设繁荣幸福新阳西。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足新起点、把握新趋势、建立新机制、增创新优势”的要求,围绕跨越发展、幸福追赶的主题,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破除发展障碍,激发阳西发展新活力;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特色化、城乡一体化“四轮驱动”战略,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发展新格局;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幸福的新阳西而努力奋斗。

◎奋斗目标

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6782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04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5.5%、14.5%和20%。三大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37.92:38.01:24.07优化为19:49:3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推进。

※page※
◎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阳西县将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激发阳西发展新活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新跨越;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发展新格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其中,在推动经济跨越发展方面,阳西县将从以下六方面谋求突破:

 一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筑跨越发展支撑。全力推进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加快推进阳西县(新圩)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加紧建设临港新区,把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作为推动阳西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来抓。加快阳西电厂3、4号机组的相关工作,力争年内动工。积极跟进总投资300亿元的国华煤电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大唐白沙湾风电场、总投资20亿元的中航蓝袍湾风电场等项目建设。鼓励扶持五金刀剪、旅游帽袋、电梯配件、塑料色母、水产品深加工等传统工业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跨越发展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专业化、基地化生产,不断扩大水果、北运椒、南药、花卉、苗木等生产规模。进一步打响上洋海皮西瓜、溪头五彩薯等特色农业品牌,形成特色农业产业群。进一步优化提升程村蚝等特色水产养殖业,不断扩大水产养殖规模。进一步做优海洋捕捞业,引导、鼓励渔民积极开拓外海远洋渔场,提高渔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水)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农(水)产品深加工和流通业。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三是加快旅游开发,拓宽跨越发展空间。加快开发北部山林自然生态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红色教育、山林休闲旅游;加快开发中部河泉乡村休闲区,大力发展古村观光、农家乐、温泉养生旅游;加快开发南部滨海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渔家风情、滨海观光旅游。以沙扒月亮湾开发为龙头,带动儒洞咸水温泉、新圩东水山、河北大树岛等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着力形成宗教文化、温泉养生、生态休闲、滨海游玩齐头并进的特色旅游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一批星级酒店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发展金融保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建立完备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四是推进城镇化进程,搭建跨越发展平台。认真抓好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以及新农村规划工作,抓紧规划城镇群,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县城建设步伐,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致力把县城打造成为设施配套、环境优美、人气兴旺、商贸活跃的宜居创业城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县城至各镇区20分钟经济走廊建设。加快特色镇和新农村建设,抓好宜居镇村示范点,积极创建宜居镇村。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城镇环境秩序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水平。


沙扒旅游强镇建设成效显著,沙扒湾成为阳江又一滨海旅游胜地。

五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跨越发展环境。积极推动丰头深水港和325国道新过境公路(阳西县城路段)的规划建设,全力配合广东西部沿海高速铁路阳西段建设。做好中山火炬(阳西)园区二期和新圩产业园、临港新区的供电供水规划建设。加快沙扒镇、儒洞镇的污水处理厂及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抓好各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池建设。深入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江海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建设。完善沙扒国家一级渔港配套设施,推进溪头渔港、河北渔港的申报晋级工作,加快马村渔港建设。

六是抓好招商引智工作,增强跨越发展后劲。多管齐下,把目光瞄准大型国企、私企和世界500强企业等,招大项目,招好项目。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招商环境”的理念,切实营造亲商、安商、重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大力整顿机关作风,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积极打造良好的政务和服务环境。同时,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该县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撰文/梁宗具   吴   德
图片/梁文栋   潘伟雄  陈其深   陈凤盾

Tags:加快追 步伐推 越发展 责任编辑:cc.梅子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美国“肉鸡投诉” 没理搅三分 [下一篇]刘和平:让阳江的园林技术走得更远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