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国(左二)与新梨村村民代表亲切交谈。李向东 摄
——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在我市送温暖侧记
■ 本报记者/ 张文兵
昨日,阳江天气骤然变冷,最低温度降到了7℃左右。下午,带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嘱托,省委副书记朱明国率省慰问团到我市阳东县大沟镇新梨村开展“送温暖”活动,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和老劳模,通过他们并向全市广大群众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
下午5时多,朱明国一行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少春等的陪同下,首先来到大沟镇新梨村新梨垌,考察这里的冬种示范基地。稻田里,一茬茬甜玉米苗长到了六七厘米高,嫩绿的芽叶生机盎然。村干部介绍说,一直以来新梨村群众有冬种生产的习惯,去年全村发展冬种2500亩,新梨垌示范基地面积2000亩,主要种植高产优质的甜玉米和锦栗薯,预计今年3月初可以收获,甜玉米的产量目标是亩产1000公斤。村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请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学院等院校的农技专家提供指导,村民们搞冬种有奔头,热情很高。朱明国听了十分满意,笑着说:“你们种的甜玉米称得上是‘金玉米’。”
随后,朱明国来到大沟村委会,和村两委干部以及村民代表进行亲切座谈。小小的会议室挤得满满的,窗外寒风阵阵,室内暖意融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茹嘉励汇报村基本情况后,村民代表争相发言,讲述村里发生的新变化:道路更宽更漂亮了、农田水利修起来了、村里治安更好了、村民的荷包鼓起来了……
“向乡亲们问好!新梨村有好的村民民风、是一个致富的好村庄,对全省新农村建设有模范作用。”听了大家的发言,朱明国表示深有感触。 他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好农村的事情,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也是新梨村发展、变化和实现社会稳定的前提;其次,党支部领导得力,党员奋发努力,村民群众同心协力,这“三力”合成“一力”,就能战无不胜,就能实现发展富裕。朱明国高度赞扬茹嘉励放弃红火的生意,回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赢得村民拥护的事迹,称赞这是一名优秀党员的应有表现。“希望新梨村村民、党员发扬成绩,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朱明国话音刚落,会议室响起热烈的掌声。座谈结束,朱明国向困难户发放了慰问金。
6时40分许,乡村夜色更浓,气温降至更低。穿过村中巷道,朱明国登门看望慰问困难劳模冯圣南。冯圣南今年79岁,是原大沟镇政府退休干部,1977年获得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现年老多病,家庭生活困难。朱明国握住老人的手,关心地问道:身体怎么样?子女成家没有,找到工作没有?有什么困难需要党和政府帮助解决的?老人一一作答。朱明国给老人送上慰问金、棉被和过节食品,说:“感谢您为广东、阳江发展做出的贡献,祝您身体早日恢复健康,过个好年!” 省委省政府“送温暖”慰问团成员还有:省委副秘书长刘日知,省社工委专职副主任刘润华,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郭泽宇,省扶贫办副主任魏联辉。市领导丘志勇、詹先凤、李日芳陪同参加了慰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