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抓党建促发展 变后进为先进
2012-07-06   来源:海东农批网  作者:罗宾   字体:【 】  浏览:48次   评论:0
——陂面镇那座村所见所闻所感所记

邝东晓

近来,我结合“党建调研百村行”活动,深入到阳春市陂面镇那座村。该村前几年因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成了全镇名符其实的贫困村、后进村。经过大力改造,那座村面貌焕然一新。

队伍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

抓书记就是抓发展。那座村原任支部书记由于年纪大,工作原则性不强,推进不力。驻村工作组与镇党委沟通,及时作出调整支部书记的决定,由镇一名有魄力、善抓党建工作的中层干部兼任支部书记。新书记到任后,充分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干部要有压力,干事才有动力。该村通过落实包片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兑现奖惩措施,对班子成员施加倒逼力,不断增强干部的工作激情。同时着力推动党内关怀、激励和帮扶机制的落实,实施“一帮一”党员帮扶工程,对困难老党员开展“六个必访”,进一步促进党内和谐,增强党内团结等。两年来,党员带头建立蔬果致富基地3个,领办农经服务站1个,组建专业营销协会1个,较好地带动群众致富。

阵地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

记得第一次踏进那座村,村委会门前地坪杂草丛生、畜粪遍地,办公楼外表残旧、遍布青苔,室内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可谓“门前冷落车马稀”,然而,今天却变得“门庭若市”。

近年来,那座村重点完善了办公活动、党员教育、文化交流等三大设施,使村党员干部学习有场所,办公有设备,活动有地点,办事有平台。

那座村农经服务站是一幢拆旧建新、占地350平方米的综合楼,内设农经服务站、农家书屋、农产品流通点、农药化肥经销部等一系列“农”字头功能设施,既是党员群众学习、交流、服务的“大会馆”、“小超市”,又是种养技术解难释疑的“大学堂”。正如一位群众说:“村民商议有了去处,群众致富才会有盼头。”

制度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保障

抓好党建促发展,短短两年,该村取得了“三个实现”。一是村集体经济实现由弱变强,年收入超过8万元;二是农业主导产业实现由小变大,初步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民生工程实现由无变有,村民生活有了自来水,出行有了水泥路,农耕有了三面光排灌渠,农闲有了文化娱乐好去处,并且拥有了阳春市村级第一座现代化公共厕所。

扶贫离不开资金。但仅靠资金撑起几幢楼建好几条路,这种短期行为气势宏大、吸引眼球。而抓党建、促扶贫、谋发展,则是打基础、致长远、入民心之举。“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这是我“百村行”最大的收获。

(作者系阳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Tags:党建促 后进为 责任编辑:罗宾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江城 扶贫济困爱心谱就社会和谐曲 [下一篇]科学发展 红五月农场的“蝶变”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