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市红十字会拟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名单公示
2012-08-07   来源:黔南农批网  作者:我村我最帅   字体:【 】  浏览:38次   评论:0

编者按

每年的此时,总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为学费所困。面对录取通知书,他们有欣喜,更有彷徨。看着父母已经压弯的脊背,他们不知也不敢问,走进大学校门的学费,从何而来?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能如愿走进大学校门,6月下旬,市红十字会、市企业家商会和市文联联合举办了扶贫助学拍卖会筹集善款,并设立专门用于帮助我市贫困家庭学生圆大学梦的扶贫助学专项基金。经过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有关学校推荐,专项基金首批将资助16名今年考上大学的贫困新生,资助标准为每人5000元,实行一次性资助。今后,该项基金计划每年开展“圆梦行动”,资助更多急需帮助的贫困学生。

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到市红十字会拟资助的这16名贫困大学新生中,了解他们自强不息的故事,采写了这组专题报道。我们希望,“圆梦行动”这笔助学金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在解决了第一年学费的燃眉之急后,有更多的热心人士,继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

莫宁记
父亲陪我一起走过高考

高考成绩:理科605分  毕业学校:阳江一中
录取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考结束后,当很多毕业生忙于各种聚会的时候,以超出重点线20分的优异成绩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录取的莫宁记却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以筹集7000元的学费。

当记者赶到麻演铺面村时,莫宁记正在路边等候。宁记的家是一栋两层的楼房,客厅的家具只有一个饭桌和几把竹椅,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墙壁上贴满了奖状,足足有30多张。饭桌上放着一锅白粥和一些炒熟的大豆、白菜,没有肉。

宁记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早几年有一次干活时不慎掉下来摔伤了腰,现在已不能再干重活。母亲在鞋厂工作,收入也仅能补贴家用。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目前宁记在一家五金厂打暑期工。

宁记说,父亲从来不在自己面前提起家里的经济情况,平时周末,宁记回到家总有鸡、鱼吃,可有一次,弟弟在饭桌上说:“平时吃饭只有青菜,就盼着星期六哥哥回来。”这一刻,他才知道父亲一直在苦苦支撑着这个捉襟见肘的家。

高考前最后一个月,父亲为了宁记睡得更好,十几公里的路程,早晚来回接送,连老师都忍不住说他爸爸是家长中最辛苦的一个。而宁记更是感慨道:“高考是我们父子俩一起考。”


※page※

朱夏米
留守女孩的独立求学路

高考成绩:理科 604分  毕业学校:阳东一中
录取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绕过崎岖的山路,记者来到阳东县新洲镇下六村大陂村,只见一栋已有30多年历史的砖瓦房孤立地坐落在田间,这就是朱夏米的家。打开屋门的是一位年近七旬的瘦小老人,夏米也刚从珠海赶回来接受采访。

夏米的父母常年在珠海打工,父亲患有腰椎病,母亲身体也不好,收入微薄。为了减轻一家人的负担,家中68岁的奶奶仍在务农。从初中开始,夏米就与奶奶留守在家,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她说“早已经习惯了”。

高考前,看到不少父母给孩子送汤加油鼓劲,她就勉励自己“什么都不重要,高考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独立而自强的孩子,最终在高考中考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

在夏米家,记者发现除了基本的桌椅外再没其他像样的家具。简陋的木桌上,放着几包榨菜和稀饭,这就是夏米奶奶的午餐。“我是一个文盲,日子过得苦,因此希望孙女能够读上大学,日后过上好生活。”夏米奶奶说。

高考后,夏米在珠海打了2个月的暑假工,赚了2000元,其中大部分都交给了父母,仅剩下六七百元用来购置入学用品。她说,步入大学她要参加社团多交些朋友,并且一边打工一边读书,争取学会多国语言,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page※

梁伟健
认真学习早日回报社会

高考成绩:理科600分  毕业学校:阳春一中
录取院校:上海理工大学

在阳春市春湾镇春湾糖厂西4幢304房,记者见到了梁伟健和他的母亲。他们家就住在面积数十平方米的小套间里,房间狭小但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伟健父亲原是松柏镇粮管所的职工,在1991年下岗了。母亲在1992年又进入春湾糖厂工作,但只工作了4年,糖厂就倒闭了。如今,父亲在一家工厂做保安,而母亲则在一家酒店做服务员,家庭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去年,因买下糖厂宿舍的小套间,还借了3万多元债务。

伟健78岁高龄的外婆,瘫痪了4年多,一直是由伟健母亲照顾,而伟健母亲自己也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没钱进行系统医治,只能每天晚上涂擦舒经活络油来缓解痛苦,白天还得忍痛去工作。“伟健是家里的独生子,我们不管多苦,都要把他培养出来。”伟健母亲说。

伟健对大学早有清晰的打算:认真学习,争取每年拿国家奖学金,同时要勤工俭学。大一之后,如果可能的话,争取转到自己感兴趣的自动化、机械方面的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并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page※

钟王振
读完大学还想读研究生

高考成绩:文科 592分  毕业学校:阳东一中
录取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记者来到阳东县那龙镇两安村新村仔村,见到了钟王振。“本来我的目标是中山大学,结果没有发挥好只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读完大学我还想读研究生,圆我的读书梦。”王振说。

钟王振的妈妈李月兰告诉记者,三年前王振父亲因病去世,家庭重担都落到了自己身上,除了承担两名子女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外,家中还有80多岁的公公要赡养。她在一家刀剪厂打工,微薄的收入仅仅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费用。儿子上高中后,幸好学校减免费用并得到爱心企业家的帮扶,不然一家人肯定难以维持生计。

李月兰说,儿子领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她高兴地落泪了,既因为觉得自己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也因为孩子过世的父亲没能亲眼看见。

在王振房间里,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墙角放满了各类书籍的书柜最为显眼。书柜旁的墙壁上写着岳飞《满江红》中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王振去年写下的,用以勉励高三的学习。王振说他喜欢读书,想成为一名才子,想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


※page※

梁子楚
填报志愿后就外出打工

高考成绩:理科582分  毕业学校:阳春一中
录取院校:广东工业大学

高中毕业前,她从没有走出过阳春,甚至连近在咫尺的江城都没有到过,但填报完高考志愿后,她就与同学一起,直接闯到广州番禺打工,这个勇敢的女孩,就是家住春湾镇城垌村新塘自然村的梁子楚。

子楚的家是一栋三层楼高的砖房,没有粉刷的砖墙已布满青苔,几个窗户都没有玻璃,只是用简单的牛皮纸遮挡,房间也是空荡荡的,没有像样的家居摆设。

梁子楚母亲告诉我们,2001年,子楚父亲在工作时不慎触电身亡,她只能靠务农和打散工,独自艰难抚养子楚姐弟俩。得知子楚考上广东工业大学后,子楚母亲既高兴又犯愁,高兴的是女儿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愁的是高昂学费不知到哪里筹借。“子楚父亲当初建房时欠下的1万多元债务,现在还有4000多元未还。”说话间,子楚母亲眼里已噙满泪水。

在电话连线中,子楚告诉记者,服装厂计件发工资,估计一个月能挣800元左右。“大学期间,我也将边读书边打工,不让母亲太辛苦。”子楚说。


※page※

潘艺
穷山村里的首个大学生

高考成绩:文科563分  毕业学校:阳春一中
录取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汽车从春城出发,沿着县道600北上,颠簸了1个多小时,到达阳春市圭岗镇,出镇圩不远,就是狭窄的村道,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来到名叫塔树顶的大山脚下。车辆艰难行至半山腰,前方便没有路了,带路的老师李剑镔说,现在得步行了。 

我们下了车,沿着布满石子的山路小心前行,在丛林密布的大山深处,才隐约可见几栋低矮的泥砖房,李老师说那就是圭岗镇上垌村更新自然村,潘艺的家就在那里。

走进潘艺的家,只见客厅面积不到5平方米,天花板距地面不到2米,周围的泥砖墙壁上糊满了各种纸。潘艺母亲正在客厅一角,忙着用簕架麻编织草席坐垫,“每个可以卖6.8元,一天最多只能编织3个。”她说,这已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

据潘艺父亲讲,家里种了3亩马水桔,早些年还可赚些钱,但由于黄龙病蔓延,许多桔子树都死了,马水桔又不值钱,几乎无钱可赚。潘艺的哥哥、姐姐早早辍学出去打工了,现在家里的生计和潘艺读书的费用,基本上都是哥哥姐姐扶持。

潘艺是更新村的首个大学生。在谈到自己的理想时,潘艺说,希望能在大学学到更多知识,真正走出大山。


※page※

陈晓春
单亲家庭里的坚强女孩

高考成绩:理科547分  毕业学校:阳江一中
录取院校:江西师范大学

穿过多条老城区的旧巷道,记者来到了城南街道马福居委会陈晓春的家。这栋两层半的房子是晓春爷爷三十年前盖的,目前晓春一家,还有她二叔、三叔两家人及爷爷奶奶共11人挤住在这里。

走进房子,简陋的客厅只摆放着一台老式电视机,晓春身后,坐着的是她患有轻度弱智及聋哑的亲生哥哥。晓春告诉记者,父亲在她7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家里仅靠在酒店洗碗的母亲独自支撑,她小学就学会分担母亲的家务活以及照顾84岁的爷爷和76岁的奶奶。

记者采访时,晓春的母亲正在睡觉,虽然工作日夜颠倒且辛苦,但每个月的工资只有900多元,家里的支出就靠着母亲微薄的收入和低保。高中三年,晓春很少向家里要生活费,幸好学校减免学费和发放助学金补助,才让她可以顺利毕业。

高考结束,晓春本打算外出打工,但奶奶却在这时候摔伤。一个多月里,晓春每天煮饭、送饭,照顾爷爷、奶奶,医院和家两边来回奔跑。

谈起操劳的母亲,还有需要人照顾的哥哥、爷爷、奶奶,晓春眼泛泪光。“进入大学后,我会一边读书一边找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毕业后回来当一名老师,分担妈妈的负担。”晓春说。


※page※

谭家芳
乐观女孩追求的艺术梦

高考成绩:美术科:233分  文化科:379分
毕业学校:高新区一中   录取院校:广州技术师范学院

记者来到平冈镇西村谭家芳家里时,只见到她和奶奶在家。家芳告诉记者,80多岁的爷爷一大早就下农田干活了,中午也没有回来。家芳的爸爸常年在东莞打工,妈妈本来也一起干活,但2010年遭遇一场车祸后,丧失了劳动能力,还经常头痛。为了赚钱,父母亲已经三年没有回过老家。即便如此卖力工作,微薄的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偶尔才能省点钱寄回来。去年报名参加广州的一场术科考试时,家芳连100多块钱的报名费也交不上,她在家里着急得痛哭起来。爷爷奶奶差点卖了那一亩多维持生活的农田。后来,一位要好的同学帮她解了燃眉之急。

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芳什么家务都抢着干,每天做饭、洗衣服,有时还下田干点农活。考取广州技术师范学院后,两位老人十分高兴,但也非常忧愁,怕家里供不起她昂贵的学费。向来乐观的家芳告诉他们,自己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上学期间也可以勤工俭学。家芳报读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她说自己喜欢美术,也希望学有所用。

Tags:单公示 责任编辑:我村我最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阳江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力保农副产.. [下一篇]农行再曝窝案:员工挪用3000万开矿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