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戴振秋
■ 钟剑文 孙立良 何世明
戴振秋从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来后,马上召集了养殖户代表举行座谈会。“我要将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有关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广大养殖户。” 戴振秋说,“习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我们非常激动和振奋。我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通过公司产业化带动,帮助广大养殖户实现致富的梦想。”
合作养鸭让农民兄弟走上致富路
戴振秋是阳江本地人,经过多年的奋斗创立了广东羽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致富的梦想。近年来,特别是当上人大代表后,戴振秋把目标锁定广大农村地区,探索出一条“科研+公司+基地+农户+市场”产业化经营模式,即由公司统一提供饲料、鸭苗、技术和必要的资金,由农户饲养,再由公司回收成鸭,保障农户养殖利润,降低农村群众传统的养殖风险和成本。此举得到了农村群众的热烈响应,一大批养殖户走上了与公司携手创业的道路。
王春明今年虽然只有30岁,但养鸭已经有十多年,可是以往由于市场风险大,加上资金不足一直无法打开局面。去年,王春明与公司合作养鸭,公司为他提供鸭苗、饲料和技术指导。当年,他出栏肉鸭8万只,加上鱼塘利润达20多万元,他终于尝到了养鸭的甜头。而刘世昌2010年与公司合作养殖后,从每年养1.8万只鸭子到现在养殖规模达12.8万只,今年他又新建了一个养殖场。“今年我要大干一场。”刘世昌说。养殖户敖道堂在与公司合作前已经养了六年鸭,可四年亏本、两年保本,最多一年亏了6万多元。与公司合作养殖后,从公司为他免费提供6000多只鸭苗开始,到现在每年可养16批次,每批次3000只,年可获利10万多元。说起往事,老敖感慨地说:“这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可以说没有公司扶持,没有戴振秋的鼎力相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其实,像王春明、敖道堂这样的合作养殖户,目前公司就有3000多户,加上往年扶持、现在已经独立养殖的农户共有7000多户。无疑,戴振秋成了农村群众创业的带头人。戴振秋透露,公司现在正制订价格调控机制,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决不让养殖户吃亏。他说:“我要让养殖户所有致富梦想都开花。”
履行代表职责为群众致富圆梦
由于群众的信赖,戴振秋在当了多年市人大代表后,今年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我市农民代表出席了3月份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戴振秋说,他充分利用了农民代表身份为农民、为农业、为农村鼓与呼,争取中央的支持和重视。在分组讨论时,他就向大会建议,要重视保护农村群众的利益,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出台配套的惠农、富农政策,为农村群众早日实现致富梦想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他的建议在代表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作为人大代表,戴振秋每年都向各级大会提交几份议案和建议,其中大都有关农民创业和农村发展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他被农村群众亲切地称为“我们的代言人”。今年,他向全国人大会议提交了几份建议,其中一份是《关于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开拓现代农业新格局的建议》,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重点在于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关键要带动农民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同时,他建议要“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