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广东抽查大米1104批次31批镉超标
2013-05-22   来源:乌海农批网  作者:mina   字体:【 】  浏览:120次   评论:0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通讯员粤食安报道:媒体关于镉超标大米流入广东市场的报道,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各地各部门开展大米专项检查行动,对重点地区进行了督导检查,省质监局、工商局、粮食局近期组织对大米获证生产企业、大型粮食批发市场、粮库等进行了抽检,全面摸查了大米加工、流通、储备等各环节质量安全现状。

省质监局组织对全省618家(目前全省共有729家大米获证生产加工企业,其中111家停产)大米生产加工企业成品库房中的大米产品进行抽样,开展重金属镉含量项目的检验,共抽检大米成品762批次,合格751批次,不合格11批次,合格率为98.6%,不合格大米成品原料来自外省和广东省部分地区。

省工商局共组织抽检大米342批次,其中重金属镉含量项目合格322批次,不合格20批次,合格率为94.2%,不合格大米来自外省和广东省部分地区。

省粮食局组织对库存粮食进行抽样检验,全省共抽样473批次,重金属镉含量等卫生指标全部合格。

省食安办要求各有关监管部门对摸查中发现的问题坚决查处,做好后续处理工作。今年,广东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将米及米制品列为排查重点品种,同时,为建立粮食管理的长效机制,正在组织研究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的指导意见,加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粮食质量安全抽检和治理整顿,依法从严从重查处粮食质量安全案件,严厉打击粮食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31批次镉超标大米详细名单

 

※page※

广州市长要求下架问题大米

并作出指示:今后广州范围内的大米和米制品必须检测镉后才能上架经营

羊城晚报讯记者陆志霖报道:5月21日,广州市食安办通报,近期广州市查出了一批镉超标大米和米制品,广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长陈建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作出指示:对已经查明的问题大米要全部下架封存并处理,决不能让问题大米流向市民餐桌。而为确保大米供应安全,广州市范围内米和米制品必须出具镉的检测合格报告,才能上架经营或使用。

5月21日,副市长贡儿珍召开广州市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工作会议,研究米及米制品监管措施。贡儿珍要求继续做好以下四点工作,确保广州大米质量的整体安全:

首先,对餐饮环节查获的问题大米要全部下架封存,查清来源,依法处理。严防问题大米流回市场,确保市民饮食安全。

同时,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制度,落实溯源监管。为确保大米供应安全,广州市范围内米和米制品必须出具镉的检测合格报告,才能上架经营或使用。生产经营者对未经检测的米和米制品要主动送检,未能出具合格报告的一律作下架处理。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制度,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米和米制品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制度,确保来源清晰、可追溯。同时畅通市民举报投诉渠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此外,进一步强化监管抽检和风险监测预警。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供穗食品的监督和抽检力度,确保广州食品供应的质量和安全;要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坚决落实大米等重点食品品种的风险监测和评估,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来源并及时预警,提高事前防范能力。

最后是进一步强化信息发布机制。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及时公布食品监管的检测、评估和处理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引导市民健康饮食,让广大市民食得安全、食得放心。

湖南攸县召开新闻通气会

米厂10公里内无重金属企业

羊城晚报讯 特派记者温建敏攸县报道:5月21日上午,湖南攸县多个部门召开联合新闻通气会,首次对该县在广州被检出大米镉超标一事予以回应,称3家镉超标米厂证照齐全,10公里内无重金属企业。

攸县食安办主任曾叶新介绍,攸县大同桥镇大板米业成立于2007年8月,年生产量为2500吨,原材料稻谷主要是攸县大同桥镇、上云桥镇各农户家中收购,主要销往广州市和攸县本县;攸县高和夏生大米厂成立于2007年10月,年生产量为1500吨,原材料稻谷主要是攸县菜花坪镇各农户家中收购,主要销往广州市和攸县本县;攸县石羊塘田星大米厂成立于2004年8月,年生产量为3800吨,原材料稻谷主要是攸县石羊塘镇、桃水镇各农户家中收购,主要销往广州市和攸县本县。

针对3家大米加工企业出现镉超标,攸县称已初步查明,3家大米加工企业均手续齐备,工商营业执照、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粮食收购许可证等证照都合法有效。

攸县方面表示,大米镉超标事件曝光后,已对存在问题的大米加工企业下达有问题批次产品的召回督办通知,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有问题批次产品召回、下架。同时,责令存在问题的企业停业整顿。

据介绍,攸县历年来环境空气质量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水质常规监测断面的水质质量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要求。3家企业周围10公里内都没有重金属企业。

“镉大米”危害问与答

据新华社电 “镉大米”问题近日在国内引起高度关注。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专家鲁弗斯·钱尼,这位曾多次造访中国并与中国科学家讨论过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专家,就镉对健康的危害、水稻含镉的标准以及相关治理措施等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问:“镉大米”对哪类人群的危害更大?

答:相比讲究饮食平衡的城市居民,生活在水稻种植地的农民在这方面的健康风险更大。因为,农民的主食通常是自家种植的大米,因此吸收的镉更多,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患上与镉相关疾病的,往往是生活在水稻产地的农民。

问:危害人体健康的镉主要来自哪里?

答:通常情况下,人体中的镉有两大来源:一是大米;二是烟草。相关研究显示,每一支香烟都含1微克到2微克的镉,其中约10%会被人体吸收。由种植在镉污染土壤的烟草所制香烟对人体危害更大。大米中的镉也主要来自土壤,主要是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吸收了土壤中的镉。此外,谷物加工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镉污染。

问:如何治理“镉大米”污染?

答:在大米种植过程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污染的程度。这包括:加入石灰等物质提高土壤的酸碱度;种植某些特殊类型的水稻,它们吸收镉与砷的能力较低,过去10多年中国研究人员已发现了一些这样的水稻;利用生物修复法,种植吸收镉能力强的水稻以及类似的植物来清除土壤中的镉,这些水稻收割后可用于发电等。


※page※

佛山顺德检出9批“镉大米”

最高超标2倍以上,当地已公布问题大米的具体厂家、品种、名称等信息

顺德公布的“镉大米”中,“马坝油粘米”、“仙桃香米”等产地均为湖南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赖丽思报道: 5月21日下午,记者从佛山市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获悉:顺德区在流通、生产环节共检测出9批次的大米镉超标,其中最高超标值为上限的2倍以上。该局同时公布了问题大米的具体厂家、供应商、品种和商标名称。

据了解,3月下旬到5月上旬,该局在全区范围内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开展的大米产品专项监督检查行动中,发现生产环节在顺德,但原料来自江西的“天香粘米”、“‘御福园’缘丰米”以及原料来自韶关乐昌的籼米等3个品种镉超标,经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最高值为0.45mg/kg,为上限的2.25倍。

该局在流通环节抽检27批次大米中,发现不合格6批次,全部来自湖南,发现地点为乐从、勒流、杏坛、北滘等地的杂货店、日用百货店、副食店和粮油店,超标大米基本都是粘米和香米,分别为在不同地点发现的“马坝油粘米”(2批次)、“七里香马坝油粘软米”(1批次)以及商标为“万福香”(“万福马坝银粘米”以及“万福小农粘米”各1批次)、“绿湘园”仙桃香米(1批次)等品种,经检测,超标的最高值为0.36mg/kg。而在餐饮服务环节抽检54批次产品中,其中已出结果的36批次全部合格,剩余的未完成检测。

目前,该局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进行了跟进处理,将问题产品下架并对相关单位进行立案查处。全区市监系统共立案8宗,另有一宗正在调查处理,要求企业召回问题大米3513公斤,扣押“镉大米”20公斤。

东莞市食安办通报,道滘联合米制品厂涉事产品实际产销数量为1870公斤

“镉米粉”销往广州三家经营部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宝珠报道:5月20日,东莞市食安办通报,问题米粉流向虎门、广州以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但对于消息中所指的“东莞道滘联合米制品厂被通报的批次产品共生产2000公斤,全部销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对此颇有非议。对此,东莞食安办21日晚向本报发来最新通报,道滘联合米制品厂被通报批次产品实际生产销售数量为1870公斤,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涉案产品均购于广州一个销售部,该销售部仅有问题产品900公斤。

21日,东莞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再次前往东莞市道滘联合米制品厂,根据具体销售单据进一步核实产品流向,发现该厂被通报批次产品实际生产销售数量为1870公斤,分别销往广州3家食品经营部。其中,向位于海珠区南泰批发市场的恒利食品经营部销售200包(4.5公斤/包)共900公斤,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涉案产品均购自该销售部;向位于黄埔区沙埔市场的超华副食部销售80包(3.5公斤/包)共280公斤;向位于广园东路的一家经营部(由于通过电话销售,该经营部具体名称不明)销售了100包(6.9公斤/包)共690公斤。

19日,东莞市质监局现场抽取了东莞市道滘金盈米制品厂和东莞市道滘联合米制品厂的米粉成品及原料大米样品送检。经东莞市质检中心检验,东莞市道滘金盈米制品厂米粉成品“镉”指标检验结果为0.18mg/kg,结论为合格;东莞市道滘联合米制品厂米粉成品“镉”指标检验结果为0.19mg/kg,结论为合格。现场抽取的2批次原料大米检验结果均低于标准限量值0.2 mg/kg。米粉中的“镉”均为原材料大米带入,不会在米粉生产加工过程中人为添加,为避免再次出现米粉“镉”超标的情况,市质监局责成企业必须严格把好原材料大米采购关。

【相关报道】

虎门排查300斤问题米粉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宝珠、黄玲报道:记者从东莞虎门镇经信部门获悉,经过两天的排查目前已查到问题米粉约300斤。5月20日开始,虎门镇食安办、经信、工商、打假、质监等部门对镇内销售大米及米面制品经营店铺开展拉网式检查行动,重点对农村市场内大米及米面制品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落实相关产品食品准入、索证索票及质量安全等工作。

截至目前,各职能部门共检查各大米及米面制品经营单位320多户次,查获涉嫌问题米面制品约300斤,假盐500多斤。据介绍,此次查获的这批问题米面制品,源头就是东莞道滘的镉超标米粉。

本文来源羊城晚报

 

Tags:广东抽 查大米 1104 批次 责任编辑:mina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西红柿防前列腺癌怎么吃? [下一篇]合山钟百万与『高楼村』的传说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