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那些年,我的梦想
2013-08-11   来源:大同农批网  作者:周小杰   字体:【 】  浏览:47次   评论:0

□ 莫福娇

在一个穷乡僻岭,祖父几辈都是贫农,家里永远没有余粮,我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了三个小孩,对于我的到来,家里没有喜悦的气氛,以至我满月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亲人都忘记了,因为他们要下地里赶秋收,连我娘也不在我身边。嗷嗷地哭叫半天,奶奶才从热气腾腾的灶头上下来,把我抱起,看我饿得气喘吁吁的,才缓缓地走到灶边拿起瓢舀起小半碗米汤,小心翼翼地喂着我,生怕倒泻了,家里的农忙人回来又少喝上一口。

家里米粮的多少决定了我的身形,瘦小的个子,总是一群孩子里最显眼的。别人家的同龄孩子早高出我一个头了,娘亲没有注意到这个,因为这个时候,她正在缝补着哥哥们的衣服,没有空闲打量我。我每天都跟着哥哥们玩,他们总有新玩意,半天爬树捅马蜂窝,半天下河里抓鱼虾,或者到田埂捉田鸡……每天都把衣服弄得五颜六色,有时候还破袖子、破裤衩的。娘亲像是会变戏法,变着颜色给这些洞口填补,而我的衣服从来都不是一个颜色的,因为哥哥们不合身的衣服脱下来,变成我的小衣服小裤子就出自她的巧手,颜色复杂得迷眼,都分不清是原来衣服的前胸还是后背。过年了,哥哥们都会添置一件新衣,原来新衣服是那样的好看,我多想也能有一件新衣服啊。

随着岁月的增添,娘亲开始不让哥哥们再带着我混泥浆抓昆虫了,在她空闲的时候会帮我扎起两个“牛角”,这一变化让邻居小孩很快意识到我是个女孩,慢慢地我的玩伴都是些女孩子。家里也越显狭窄了,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隔开住了六个人,娘亲为了更明显强调我是个女孩,将我从哥哥们的房里搬出来,挪到了灶房里。由于常年累月的柴火熏烧,墙体的一面已是黑糊糊一片,另外一面墙上堆满了干木柴,娘亲好不容易在中间腾出了一片空,摆下了我的小床板,这便是我的卧房。晚上再也听不到哥哥们有趣的校园故事和唧唧哼哼的歌声入睡了,但是我的卧房里还有一群伙伴——老鼠,他们每天都有精彩演出,不时地翻着锅盆,在柴堆里上蹿下跳,有时还秘密私语,我时常在半夜里被他们吵醒,望着漆黑的房子,又迷迷糊糊地睡下,梦里彷佛置身于一间又大又宽敞又明亮的房子里。

在村口的破庙前一直延伸出去的是一条蜿蜒的山路,可以通到镇上,在破庙里读完了小学,我开始到离家十多公里的镇上上初中。村子里有很多孩子都没有上初中,或是家里交不上学费,或是没考上。那时哥哥们都上了高中要住校,家里的农活没有人干,我除了要坚持上学,还要做家务活。每天来回地走在这条山路上,由于山路崎岖不平,也甚少有车子路过,有时候走累了,直接撂下书包往路边的草地上一靠,打起瞌睡;有时候望着湛蓝的天空,任遐想肆意飞扬……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活了神州大地,一拨又一拨的农民下海经商,父母也开始了小本经营,承包了山村的土地种植果树养殖家禽,由于家庭的经济比较单薄,规模很小,但是父母都是勤恳的劳动人,慢慢地也经营起了一定规模,赶上政府扶持农业发展,在政策的利好条件下,家里的收入也日渐可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也从骑自行车的泥泞路,转向通巴士的国道,一路风光无限,车子越驶越远,穿越了一座又一座城市,到达了我要上大学的城市。大城市,到处高楼林立,人流不息。在大学的几年里,我增长了很多知识,见识了很多新鲜的事儿。城市的美好生活让人向往,也让很多青年驻足,因为这里有更大的舞台让人施展才华,也有丰腴的物质条件。

毕业后,我成了大城市里的上班一族,每天过着忙碌的上班生活,生活中经常遇到烦心的事儿,生活的辛苦劳累让我常常忘记曾经的梦想,但是努力拼搏的性格从来没有离弃我。竞争的激烈,使我经常完善自我增值,在一个技术层面上钻研也越来越深入,我一直坚信我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能用知识填充梦想,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也坚信我一定能在这个城市里生活得更体面,现在的我已经是公司的中层骨干了。

又是一年春节,我开着车带着儿子回老家。柏油路面已经铺设到了村口,两边高高挺立着的路灯让这个村落成了“不夜城”,家里的房子修在村口,是一幢四层高的小洋楼,前庭后院,甚是气派。在城里给娘亲带回来一件时髦的羽绒服作为新年礼物。娘亲高兴地念叨着,以后不要给她买衣服了,柜子都装不下了。儿子则在一旁嚷着想要吃糍粑,娘亲到厨房端出来,儿子抓起一个咬一口扔掉,又抓起一个咬一口扔掉,我看到了,马上把糍粑端走了。人们啊,对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总是不会懂得珍惜。任何梦想都需要躬身亲行地去实践,才会有其价值。

Tags:那些年 责任编辑:周小杰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浪中国好书榜2013上半年‘十大.. [下一篇]国家防总要求防汛抗旱两手抓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